传播学概论考前辅导.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传播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cience;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考试内容;一、传播学的诞生与发展;一、传播学的诞生与发展;二、传播,及人类传播的演进规律;二、传播,及人类传播的演进规律;三、信息,符号与讯息;三、信息,符号与讯息;四、传播的基本类型;四、传播的基本类型;五、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五、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六、传播者与把关;六、传播者与把关;六、传播者与把关;七、传播内容与大众文化;七、传播内容与大众文化;八、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及传播规律;八、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及传播规律;八、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及传播规律;八、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及传播规律;八、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及传播规律;八、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及传播规律;八、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及传播规律;九、受众的特点及对受众的认识;十、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阶段及重要理论;十、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阶段及重要理论;十、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阶段及重要理论;
7、霍夫兰及耶鲁学派总结的态度劝服规律?
(1)一面说与两面说
(2)信源的重要性
(3)诉诸理智还是诉诸情感
(4)防疫论;
8、教养理论:
格伯纳等人通过12年间美国电视剧暴力镜头的研究提出。
他们认为,暴力和犯罪在电视上呈现过多,电视观众得到了夸张的危险感和不安全感,倾向于认为这是一个不安全和罪恶的世界。;
主要理论观点:
(1)电视观众认识的现实接近于电视媒介呈现的现实,而非真正的现实。
(2)接触媒介越多的人越明显。
;
(3)主流化:收看电视多的人的观念会趋同,不管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如何,他们形成了社会的主流观念。
(4)共鸣:人们在电视中看到的场景同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场景有重合时,会大大提高教养的程度。;
9、知识沟假说:
1970年,蒂奇纳、多诺霍、奥里恩在《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距的扩大》中提出。
1972年,库克等人的《重游芝麻街》验证了这一假说。;
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10、第三者效果假说:
戴维森(1983):
人们倾向于夸大大众媒介消息对其他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低估了消息对他们自己的影响。;四个现实问题请大家观察和思考:;祝大家考试顺利,学习进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