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信息传播学概论.ppt

发布:2016-11-29约5.22千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信息传播学概论 第一节 传播的定义、特征及类型划分 一、传播的定义 (一)、从语言学看传播的本义 从汉语角度,据考证,传播一词大约出现于1400年前,在《北史·突厥传》中有“传播中外、咸使知闻”一语。一般指:某种事物(多指消息、意识等精神内容)的传播。 从英语角度,communication是一个更常用的词,含义有很多,主要有:通信、传达、交流、交往、传染、交通等。 请比较传播与communication两词的异同? (二)、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传播的学科定义 对于传播的定义,学者们各抒己见。据统计,传播的定义迄今不下一百种,其中主要有: 1、共享说--强调传播是传者和受者对信息的分享。 (1)追溯词源,拉丁语communis的含义为共有的、共同的、公共的……在英语中,以commun为起头的单词都包含这方面的意思。 (2)在传播实践中,传播信息具有共享信息的事实。 (二)、传播的学科定义(续) 2、交流说--强调传播是有来有往的、双向的活动。有点类似于共享说,但着眼点不在结果,而在过程。 3、影响(劝服)说--强调传播是传者欲对受者通过劝服施加影响的行为。 这种阐释传播学的定义的学说既指出了现实生活中大量带有功利性、目的性的传播活动,又不正确地将其当成了一切传播活动的表征。 4、符号(信息)说--强调传播是符号(或信息)的活动。因为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 以上四种类型的传播定义只强调了传播的某方面的本质和特征,可以说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传播的重要意义 (二)、传播的学科定义(续) 总之,在理解传播含义时,要把握以下几点: 1、传播是一种社会行为,传播的主体是人,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信息传播 2、传播表现为传播者、传播渠道、受传者之间的一系列传播关系。 3、传播是各种传播关系构成的动态的有结构的信息交流过程,是一种双向的相互影响过程。 所谓传播,即人类(或自身及相互之间)传受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二、什么是信息 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及其表达。这是被普遍认同的定义。 三、传播和信息的关系 是一种形式和内容、运动和材料的关系。是互为表里、不可分割的,是密不可分的。 四、传播的特性 形态多样性: 根据使用符号的不同,传播有多种传播形态或类型: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图像传播。 时空遍布性: 是一种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现象。从时间上、空间上看可以看出广泛存在。 行为伴随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衣食住行都是传播。这里包含两层意思:这些行为的进行和完成,都离不开传播;这些行为本身,总是携带着某种信息。 极端重要性: 传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行为之一。人类的一切行为(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都离不开传播。有一种说法:衣食住行传。 五、传播的类型 1、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2、依据传播学的研究内容、从传播的性质来划分,则“传播”主要划分为:人类传播和非人类传播,其中,人类传播又划分为社会传播和非社会传播。 (1)非人类传播不是传播学的研究内容,所以排除在外 (2)人类传播,以传播的规模、范围为视角,可以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这四种具体类型,这种划分是一种广为流传、影响很大的分类方法,基本上得到大家的认可。 传播的类型图示 1、自我传播(内向传播):I和me的对话 从规模上看,这是最小的。每个正常人都可以说是一架集传送、接受、储存、加工等机能于一身的、精巧无比的信息处理器。这种以思考为核心的内向型自我传播,构成了一切外向型(人际、组织、大众)传播的前提和基础。 由于它早已成为心理学及思维科学的研究对象,所以至少在形式上被划出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 2、人际传播:社会的“粘合剂” 人际传播既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播活动,这是最常见、最广泛的一种传播方式。人际传播是一切社会传播的基础。如美国的社会学者C?库利所言,它作为人际关系的基础,把社会“粘合成形”,其使用的材料是信息。它的规模扩大为二人以上,但下限明确,上限模糊,即只要没有正式的组织参与其中,参加者再多也还是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的具体形式很多,根据不同需要作不同分类。通常将人际传播分为面对面和非面对面的传播。 面对面的人际传播 面对面传播的特点: 在传播过程中,传播双方能直接听到对方的声音,看到对方的动作和表情,所以口语、姿势、服饰等传播信息的符号。 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传播者角色交换随时进行,双向交流很容易成立。 在传播过程中,能根据对方反应随时修正、补充或改变自己发出的信号。所以容易彼此了解对方想要传递的信息,容易消除误会,传播的效果也较明显。 非面对面的人际传播 通过电话、电报、书信、录影带、录音带等方式进行交流。由于无法观察到对方面部表情和动作。所以说话的语气、声调、书信格式、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