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笔记.doc

发布:2024-12-19约5.47万字共6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传播学教程》复习笔记

轮廓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根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开展

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第二节人类传播的开展进程第三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第一节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第二节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第三节象征性社会互动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第一节传播的根本过程第二节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第七章群众传播

第一节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第二节产生与开展过程第三节社会影响

第八章传播制度与媒介标准理论

第一节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第二节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标准理论

第九章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第一节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第二节作为社会组织的群众传媒

第十章群众传播的受众

第一节“群众”与群众社会理论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第三节“使用与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

领域与课题第二节历史与开展第三节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

第十二章群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第一节“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第二节“沉默的螺旋”理论第三节“培养”理论第四节“知沟”理论

第十三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第二节关于世界信息传播程序的争论

第三节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研究的假设干重要课题

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开展第二节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第十五章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传播学与调查研究第二节抽样调查法第三节内容分析法第四节控制实验法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根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一〕关于传播的定义与传统

1、社会学传统:【美】库利——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

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开展的根底。

2、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美】皮尔士——符号学的创始人,

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3、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

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

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

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二)传播的实质与其他定义

1、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2、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

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3、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还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

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

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传播的根本特点

第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

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表达。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第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表达。

①“传播和社区有共同词根,彼此不可分。”〔施拉姆〕

②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也可是横向的。

③它又是社会关系的表达,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其社会角色和地位。

④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任何传播都是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响展开的社会互动。

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否那么传而不通,导致误解。

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行为、过程、系统是人们解释传播时的三个常用概念,

它们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传播的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