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实施方案大河坎小学王丽.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实 施 方 案
南郑县大河坎小学 王 丽 任晓燕 黄萍丽
一、总论:
问题意识是一种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它是指教师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所隐含的“问题”中,使学生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个体积极思维,不断生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提问题的能力
问题是教师与学生传递思想,情感的纽带,是沟通师生认知活动的桥梁。问题能将教师的意图传递给学生,又能及时把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给教师。学生能否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大胆提出有数学价值的问题,并主动地、积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师为学生的提问创设的问题情境好,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有很重要的积极作用。
我们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当前学生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于提问存在的错误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结合相关研究,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问题的意识;我们将以课堂为载体,从教师的行为,学生的行为,师生共同行为三方面来研究教师为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而创设问题情境的一般操作模式,总结学生在课堂中提出有数学价值问题的类型和途径;我们将从数学课堂提问的情境、提问的特点、提问的过程、学生提问的心理状态以及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等方面,总结出学生提问的方法技巧和策略。
二、申报成员情况
我们三位研究课题成员都在一线教学。在各级党政组织和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引下,在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们牢固树立“质量立校,教研兴校,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线,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以课改实验为契机,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依法治教,以培养学生的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努力做一个人民满意的好教师为目标,并不断为此而努力。平时,我们不断学习新课程理念,常写反思总结,提升自己的教学研究水平,曾有数篇论文获奖和发表,也多次被评为教学教研先进工作者。同时不断在教学工作中求发展、求进步,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确保了每位孩子能快乐学习,健康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和成熟性分析
1、课题研究的成员:
课题负责人:王丽
课题组成员:王丽、任晓燕、黄萍丽
2、研究课题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
王丽:女,出生于1970年12月,1990年7月毕业于汉中师范学校,同年8月参加教学工作,陕西师范大学大专学历,现任二级教师,数学学科,兼任班主任工作。在工作中积极学习,勤于笔耕,多篇教学论文获奖,如《谈小学数学兴趣的培养》获省级一等奖、《数学教学中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获省级二等奖、《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自主探索》获市级二等奖、《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获县级一等奖、《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获省级一等奖等等,连年被学校评为教学质量优秀教师。
任晓燕:女,出生于1967年11月,1990年1月参加工作,大专学历,二级教师,数学学科,兼任班主任工作。论文《低年级数学教学方法浅谈》获省级一等奖、《怎样提高数学课堂效率》获县级一等奖等,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
黄萍丽:女,出生于1971年1月,1990年7月毕业于汉中师范学校,大专学历,二级教师,数学学科,兼任班主任工作。论文《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获省级一等奖、《利用多媒体优化小学数学课堂》获县级二等奖、《让早读活起来》获县级一等奖、《趣与乐学》获省级一等奖,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
3、完成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
我们将坚持“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理念为指导思想,结合自己所教学的班级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1)加强学习新课程理念,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2)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基本功,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及时总结经验,使自己尽快成长。
3)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组织研究成员学习观看名师、专家讲座,课堂实录、积极参加听课和评课活动。把提高自己的上课和评课的水平落到实处,使自己快速成长。
4)改进教学方式,树立质量意识,善于写教学随笔和教后反思,及时积累材料,总结得失,常写教学论文或心得体会。以保证本课题的顺利完成。
三、课题调查及竞争能力分析
1、调查和分析常态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现状。
通过调查和访问,了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动提问题的现状以及调查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存在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