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三峡之秋》的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峡之秋》教案
教学目标:
1、 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激发对长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激发学生对长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课前播放歌曲《三峡的孩子》。
2、导语:一曲《三峡的孩子》情真意切,勾起了我们对三峡的向往。现在,就让我们欣赏几幅三峡的自然风光图片,从视觉上感受三峡的美丽。(投影打出图片,介绍长江三峡)。我国著名作家方纪也到过三峡,并且写下了优美的散文《三峡之秋》,今天,让我们跟随作家,一起领略三峡的秋天的美丽景色。
(介绍方纪)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了解写作顺序。(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划出体现顺序的词。
3、作者分别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这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
4、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三、精读课文,了解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
1、带领学习三峡早晨的景色:
(1)仔细读读这一部分,想想这一段作者写了三峡的哪些事物?有什么特点?你能感觉到什么?有感情地读一读,把自己认为的好词佳句积累下来。
(2)生自由读,然后汇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刚才学习了早晨这一段,回想一下我们是怎么学习的?
(4)学生回忆学习方法并回答。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中午、下午、夜晚的段落。
3、全班交流。在交流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四、了解现在的三峡。
1、课件出示三峡自然风光的图片。
2、课件出示长江三峡工程的图片。
3、畅所欲言:对比今昔,你更喜欢哪种三峡风光,为什么?
4、小结。长江三峡过去是我们的骄傲,今天它仍是中国人的自豪!不管这块神奇的土地怎么变,它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永远不会变,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三峡!长江三峡承载着我们永远的爱!
五、播放《长江之歌》。
同学们,长江哺育着华夏各族儿女,是我们伟大的母亲河,让我们高声齐唱《长江之歌》来赞美我们这位伟大的母亲。
现在让我们伴着这首优美的《长江之歌》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六、布置作业:
课外小练笔
模仿本文写法,写一个片段《校园秋色》或《轮台之秋》。要求进行细致的观察,写出具有本地特点的秋天的景色。
板书设计:
三峡之秋
时间 特点 景色
早晨 明丽 露水 橘柚树
中午 热烈 阳光 长江
下午 平静 雾 倒影
夜 宁静 渔火 月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