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6.4.3 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第3课时应用举例)(共13张PPT)课件-高一年级下册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含音频+视频).pptx

发布:2025-04-04约小于1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10322

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

(1)正弦定理的变形:

(2)三角形面积公式:

正弦定理:

在△ABC中,以下的三角关系式,在解答有关三角形问题时经常用到,要记熟并灵活地加以运用:

(1)已知两角和一边;

(1)已知三边;

(2)已知两边和一边对角.

(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

解三角形:

(1)基线的定义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把根据测量的需要而确定的线段叫做基线.

(2)选择基线的原则

在测量过程中,为使测量工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应根据实际需要选取合适的基线长度,一般来说,基线_______,测量的精确度越高.

基线的概念与选择原则

越长

(1)仰角和俯角

与目标视线在同一铅垂平面内的水平视线和目标视线的夹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_______时叫仰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_______时叫俯角,如图所示.

相关术语

上方

下方

(2)方位角

指从___________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如B点的方位角为α(如图所示).

正北方向

(3)方位角的其他表示——方向角

①正南方向:指从原点O出发的经过目标的射线与正南的方向线重合,即目标在正南的方向线上.依此可类推正北方向、正东方向和正西方向.

②东南方向:指经过目标的射线是正东和正南的夹角平分线(如图).

例2如图,AB是底部B不可到达的一座建筑物,A为建筑物的最高点.设计一种测量建筑物高度AB的方法,并求出建筑物的高度.

h

a

求解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分析:理解题意,分清已知与未知,画出示意图;

(2)建模:根据已知条件与求解目标,把已知量与求解量尽量集中在有关的三角形中,建立一个解斜三角形的数学模型;

(3)求解: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有序地解出三角形,求得数学模型的解;

(4)检验:检验上述所求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从而得出实际问题的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