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步步高 大一轮复习讲义 化学 鲁科版通用 word版文档 第十二章第3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讲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
[考纲要求] 1.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2.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3.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4.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构成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考点一 晶体的常识
1.晶体与非晶体
晶体 非晶体 结构特征 结构微粒________排列 结构微粒____排列 性质特征 自范性 熔点 异同表现 二者区
别方法 间接方法 看是否有固定的________ 科学方法 对固体进行________实验 2.得到晶体的途径
(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3.晶胞
(1)概念
描述晶体结构的________。
(2)晶体中晶胞的排列——无隙并置
①无隙:相邻晶胞之间没有________。
②并置:所有晶胞________排列、________相同。
4.晶格能
(1)定义
气态离子形成1摩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通常取正值,单位:______________。
(2)影响因素
①离子所带电荷数: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晶格能越____。
②离子的半径:离子的半径越____,晶格能越大。
(3)与离子晶体性质的关系
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________,且熔点越____,硬度越____。
1.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固态物质一定是晶体( )
(2)冰和固体碘晶体中相互作用力相同( )
(3)晶体内部的微粒按一定规律周期性的排列( )
(4)凡有规则外形的固体一定是晶体( )
2.(1)立方晶胞中,顶点、棱边、面心依次被多少个晶胞共用?
(2)六棱柱晶胞中,顶点、侧棱、底面上的棱、面心依次被多少个晶胞共用?
3.有关晶格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晶格能是气态离子形成1摩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
B.晶格能通常取负值
C.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不稳定
D.晶格能越大,物质的硬度反而越小
4.下列物质均属于离子化合物,你认为可能作为耐火材料的是( )
A.K2O2 B.Na2O C.NaCl D.Al2O3
特别提醒 (1)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不一定是晶体,如玻璃。
(2)晶胞是从晶体中“截取”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部分,而不一定是最小的“平行六面体”。
(3)在计算晶胞中微粒个数的过程中,不要形成思维定势,任何形状的晶胞均可使用分割法。不同形状的晶胞,应先分析任意位置上的一个粒子被几个晶胞所共用,如六棱柱晶胞中,顶点、侧棱、底面上的棱、面心依次被6、3、4、2个晶胞所共用。考点二 四种晶体性质比较
分子晶体 原子晶体 金属晶体 离子晶体 构成粒子 粒子间的
相互作用力 硬度 有的____,有的____ 熔、沸点 有的____,有的____ 溶解性 相似相溶 难溶于任何溶剂 常见溶剂难溶 大多数易溶于水等极性溶剂 导电、
传热性 一般不导电,溶于水后有的导电 一般不具有导电性,个别为半导体 电和热的良导体 晶体不导电,水溶液或熔融态导电 物质类别
及举例 所有非金属氢化物(如水、硫化氢)、部分非金属单质(如卤素X2)、部分非金属氧化物(如CO2、SO2)、几乎所有的酸、绝大多数有机物(有机盐除外) 部分非金属单质(如金刚石、硅、晶体硼),部分非金属化合物(如SiC、SiO2) 金属单质与合金(如Na、Al、Fe、青铜) 金属氧化物(如K2O、Na2O)、强碱(如KOH、NaOH)、绝大部分盐(如NaCl)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 )
(2)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
(3)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 )
(4)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 )
6.CO2和SiO2在物理性质上有较大差异,而在化学性质上却有较多相似,你知道原因吗?
特别提醒 (1)原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离子晶体高,如石英的熔点为1 710 ℃,MgO的熔点为2 852 ℃。
(2)金属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分子晶体的熔点高,如Na的熔点为97 ℃,尿素的熔点为132.7 ℃。
7.在下列物质中:NaCl、NaOH、Na2S、H2O2、Na2S2、(NH4)2S、CO2、CCl4、C2H2、SiO2、SiC、晶体硅、金刚石。
(1)其中只含有离子键的离子晶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极性共价键的离子晶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