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 40 -
川教版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
目 录
TOC \o 1-3 \u 第一课信息的输入和输出 PAGEREF _Toc192237944 \h - 1 -
第二课《学习画图新本领》 PAGEREF _Toc192237945 \h - 2 -
第三课电脑简笔画 PAGEREF _Toc192237946 \h - 5 -
第四课《存画图作品》 PAGEREF _Toc192237947 \h - 6 -
第五课描绘美丽的大自然 PAGEREF _Toc192237948 \h - 10 -
第六课拼装图形 PAGEREF _Toc192237949 \h - 12 -
第七课画出方和圆 PAGEREF _Toc192237950 \h - 14 -
第八课让图画五彩缤纷 PAGEREF _Toc192237951 \h - 17 -
第九课创作新图画 PAGEREF _Toc192237952 \h - 18 -
第十课把作品存入自己的文件夹 PAGEREF _Toc192237953 \h - 21 -
第十一课用拼音写汉字 PAGEREF _Toc192237954 \h - 23 -
第十二课输入词组 PAGEREF _Toc192237955 \h - 26 -
第十三课标点符号的输入 PAGEREF _Toc192237956 \h - 29 -
第十四课为画图作品题字 PAGEREF _Toc192237957 \h - 34 -
创作郊游连环画 PAGEREF _Toc192237958 \h - 37 -
第一课信息的输入和输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中信息的传递;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常用输入、输出设备;
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运用讲解、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激励法。学生合作、交流完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传递的兴趣学生主动地去探索思考,培养正确的信息价值观以及对新知识的热情与渴求。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的认识。
教学难点:信息的输入与输出;
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
教学准备:
1、计算机、网络。
2、学生的美术作品以及学生作业等。
1、扫描仪、数码相机、VCD等。
教学对象分析:
1、信息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并不复杂,也容易理解,但不能概念化。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形象化地举一些实例加以讲解。如果概念化后学??反而不易理解。
2、本课主要是通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中信息的传递来认识计算机中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所以一定让学生明白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否则学生就不易区分输入与输出设备。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运用情景教学法,生动形象地加以引导学生搞清楚信息的进出。通过比一比,看谁最能干,以及同组同学的交流来认识输入、输出设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信息材料:(教师的表情给学生感觉好像很神秘)
(1)学生的美术作品、学生的作业等。
(2)让学生观看VCD
2、展示信息材料后教师问学生:你们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从而引出:信息与我们非常密切,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3、教师问学生:我们使用计算机能做些什么事情?学生回答如: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绘画、写文章、收发电子邮件等等。(在此让学生充分发挥一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新课
1、计算机中信息的传递
⑴让学生观察书上的熊猫“咪咪”利用计算机做事的四幅画面,同桌的同学讨论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 熊猫“咪咪”是通过什么设备用计算机绘画的?
② 熊猫“咪咪”是通过什么设备看到自己正在画的画?
③ 熊猫“咪咪”是通过什么设备用计算机写字?
④ 熊猫“咪咪”是通过什么设备传声音
⑤ 用计算机画的画、写的作文能够印在纸上吗?如何实现?
(对回答的学生教师加以鼓励。教师注意自己的引导作用)
⑵由学生讨论回答:哪些是计算机接收了我们给它的信息;
⑶让学生讨论回答:哪些是计算机向我们输出的信息。
⑷由学生的回答而总结出:我们在使用计算机时,随时都在向计算机输入信息,而计算机也随时向我们输出信息。
⑸除了计算机还有网络也可以接收发送信息,还可以用扫描仪将照片或画面原样输入计算机内,也可将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拍摄到的景物输入到计算机内等等。(在此向学生展示数码相机)
2、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⑴由信息的输入与输出,都需要相应的设备而引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