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甲状腺手术临床的探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层医院甲状腺手术临床的探讨
[摘要]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甲状腺手术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83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 随着我院甲状腺手术的逐渐成熟,甲状腺手术均取得良好疗效,治愈率逐渐达到97.94%,且并发症逐渐降低到5.88%。 结论 甲状腺手术在随着基层医院日趋规范、成熟,该手术疗效满意,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关键词] 基层医院;甲状腺手术
[中图分类号] R6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4-0129-02
甲状腺手术是一门精细的外科技术,外科医师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颈部解剖知识,还需要娴熟的颈部操作技巧。过去,基层医院在甲状腺外科技术方面常因手术风险很大、操作技术不成熟、解剖知识欠缺,造成手术疗效不肯定、并发症高等现象,导致基层医院在甲状腺外科技术上难以突破。而随着甲状腺外科技术的发展,对甲状腺认识的不断深入,操作技术的不断精细、成熟,医疗设备的改进,甲状腺外科技术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同时,基层医院甲状腺外科也逐渐规范,得到很大的提升,本文现对我院自1990~2012年以来收治的83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探讨,并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收治甲状腺手术患者836例,男227例,女609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8岁,平均35.5岁。其中甲状腺腺瘤62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瘤18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16例,甲状腺癌6例。按发病部位分:单侧腺体695例,双侧腺体101例,双侧腺体合并峡部40例。
1.2手术方式
对不同时期所选择的手术方式进行分阶段归纳,共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90年~1998年),初始阶段,183例;第二阶段(1999年~2007年),探索阶段,313例;第三阶段(2008年~2012年),成熟阶段,340例。不同阶段选择的手术方式不同,见表1。
2 结果
所有患者经3个阶段手术治疗,手术效果逐步提高,并发症逐渐减少,复发率明显降低。见表2。
3 讨论
甲状腺手术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通过不懈的努力,尤其是近几十年,甲状腺外科技术逐步专业化、规范化[1]。同时,除了成熟的传统的甲状腺手术,还有迅速发展的甲状腺腔镜微创技术。然而,基层医院的甲状腺技术要求安全可靠、实用,提倡做好传统的手术,谨慎应用腔镜微创外科手术。
本文回顾我院自1990~2012年收治的836例甲状腺手术病例,对基层医院甲状腺技术临床进展进行分析。总结三个阶段(初始阶段,探索阶段,成熟阶段)从“初始阶段的简单腺瘤摘除术”到“探讨阶段的腺叶部分切除术”,再发展到如今“成熟阶段的甲状腺标准性手术”;治愈率从71.58%→92.01%→97.94%;并发症从74.86%→16.93%→5.88%。
3.1 麻醉与体位
在初始阶段,采用颈丛麻醉或局部麻醉方式,患者取头后仰卧位,患者意识清醒、紧张、恐惧及痛苦,多不配合手术。通过探索尝试,逐步改进,全部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整个手术过程中毫无痛苦和不适,术者更易实施手术,但全麻术中无法试声,给术者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3.2 切口、电刀
初始阶段多行颈部大创伤切口,约8.0~9.0 cm,甚至因术野显露不充分,还要切断颈部甲状腺前的部分肌肉群。同时因缺乏现有的止血设备,止血不彻底、耗时,术野不清楚,术者操作困难、不安全,易引发更多的并发症。而随着甲状腺技术的成熟和电刀的临床运用,现多采用低领的美容切口,约5.0~6.0 cm,术中止血彻底,基本做到无血操作,术野清晰,解剖清楚,操作精细,创伤较小,并发症发生率很低。
3.3手术方式和操作过程
初始阶段常因甲状腺认识不足,操作技术不成熟,手术医师心里压力过大,术中止血不彻底,术野不清晰,解剖不完全,多采用“双排钳”方式选择“腺瘤摘除术或腺体部分切除术”,由此造成疗效不彻底,复发率高,术中损伤性并发症高等难题。通过探索、改进,随着对甲状腺认识的不断深刻和精细操作技术的使用,基层医院的甲状腺手术已发展到专业规范、疗效高、并发症低、安全可靠的成熟阶段。现在基本选择“腺叶次全切除术、两侧腺叶次全切除术、腺叶全切除术”,甚至行“甲状腺癌根治术”。
操作过程:取颈部低领美容小切口(根据肿瘤大小决定),用电刀在颈阔肌与颈深筋膜之间分离,上至甲状软骨,下至胸骨切迹上缘,打开颈白线,牵拉甲状腺前的肌群,在甲状腺真假被膜之间分离,先显露外侧,处理甲状腺中静脉。再托起下极,紧贴腺体处理甲状腺下动、静脉(避免损伤喉返神经);接着处理腺叶与峡部的连接,断端缝合结扎,在直视下把腺体从气管上剥离(特别注意喉返神经的显露和保护),钝性分离腺体基底。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