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最美好的礼物”教案.doc

发布:2017-04-08约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最美好的礼物》教学设计 《最美好的礼物》是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主题是“人间真情”。本课将继续围绕这一主题,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及表现手法,感受人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要互相关心,生命才有意义。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其情感态度与正确价值观的导向。尊重学生人格,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建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展现教学预设和动态生成的和谐课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圣诞节”“饶有兴趣”“富裕”“羡慕“神气”等词语的意思。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小男孩和保罗的心里活动。   过程与方法  1、谈话导入,初步感知“给予是快乐的”的道理。 2、自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文章的思路。 3、研读课文,体会保罗和小男孩的内心,感受快乐的真谛。 4、拓展延伸,进一步感悟“给予是快乐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情操【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从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他们的心理,并凭借具体语言材料,在反复的朗读中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 【教学难点】  领悟“给予是快乐的”的内涵,懂得要从小树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情操。 【教学准备】 POWERPOINT课件、资料袋中的故事 、与“给予”相关的生活见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入课题: (一)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件小礼物,要奖给昨天在各方面表现最棒的孩子。(给学生发礼物)下面,我想请获奖的孩子谈一谈得到奖品的心情。(高兴,激动,快乐,兴奋……) (二)教师小结:(板书:快乐)是啊,孩子们,在生活中,当我们得到一件奖品时是快乐的,得到表扬时是快乐的,得到一件礼物时是快乐的,得到别人帮助时是快乐的……可是,美国作家丹·克拉克却说“给予是快乐的”。(板书完成课题:给予是快乐的)请大家齐读课题。“(正音:给予 jǐyǔ)。再读课题。 (三)课题质疑 1、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2、谁知道“给予”是什么意思呢? 3、你知道课题是什么意思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给予是快乐的”。 (一)了解课文的特点 1、孩子们理解得真好。我们都知道得到什么东西,往往是快乐的;可付出给别人什么,又怎么会是快乐的呢?请大家打开课本,看看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首先请孩子们看看课题,我想请教大家一个问题,(在课题左上方画上略读符号),你们知道这个星号表示什么吗? (这个星号表示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 2、有谁知道略读是什么意思? (简略地读,这样的文章只要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就行了。) (二)提示自学方法 孩子们说得很对。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这样的课文要求大家自己读懂,而我只能给大家一些提示。这样一篇文章,要你们自己读懂,有信心吗?光有信心还不行,还应该有好的读书方法。(投影:读、思、圈、注),这是我们平时经常用到的方法,除了这些方法,还有一点更重要的就是—(投影:问),要求大家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下面请孩子们自学课文,我们来检验一下,看看谁的自学能力最强。 (三) 学生自学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自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不理解的词语圈点出来,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是什么意思。 3、自己提出问题,注上符号,并试着在文中寻找答案。 (学生读、思、圈、注,自学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随机指导学生学习。约五分钟) (四)交流读后收获。 1、交流自学时提出的问题。(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都给予了别人什么?给予别人后,他们是什么心情?) 2、理解“圣诞节”“饶有兴趣”“富裕”“羡慕“神气”等词语的意思。 3、初步感知给予是快乐的。 三、再读课文,感受“给予是快乐的”。 (一)质疑问难,学会提问 通过刚才的交流汇报,我发现我们四年级四班的孩子读书的本领真强。许多同学都掌握了自学的方法,而且运用自如,读得很深入,能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可是作为四年级的同学,光会提出问题还不够,我们还应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且能够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解决、筛选我们提出的问题,比一比,看一看,谁提的问题价值最大。等一会儿,我们在全班进行汇报。 (生分组讨论,解决简单的问题,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比较谁提的问题最有价值。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学习交流。) (二)交流有价值的问题 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解决了许多自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