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遥感技术与应用(修改稿).ppt

发布:2018-08-25约2.71千字共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2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辨认遥感影像                        思考完成P93——94活动 * * 一、遥感技术概况 1、遥感的概念 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并通过分析,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 2、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 地球上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反射和吸收电磁波,并且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征是不同的,人们根据电磁波的差异来辨析物体的不同,遥感技术就是在这个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例如,植物的叶子看起来是绿色的,是因为叶子中的叶绿素对太阳光中蓝色和红色波长的光强烈反射的缘故。 物体的这种对电磁波固有的特性叫做光谱特性 地物反射波谱特征—地物判读的基本依据 不同地物在同一波段反射率不同;同一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也不同,由此导致其波谱特征不同,根据地物波谱曲线就可以区分和识别地表物体。 3、遥感技术的发展 人类早期遥感活动的“遥感平台”曾经使用风筝、鸽子等,为后来的航空遥感提供了思路。 以下文字材料反映了现代遥感技术的哪些特点? 一张比例尺为1:35000的23cm×23cm的航空图片,可反映出60多平方千米的地理景观实况; 一幅陆地卫星TM(专题制图仪)图像,其覆盖面积可达34255平方千米。 视域广阔,监测范围大 陆地卫星Ⅴ、Ⅵ的运行周期为16天,即每16天可以对全球陆地表面成像一遍; NOAA气象卫星每天能接收两次覆盖全球的图像。 动态监测、实时传输、快速处理 这种特点有利于及时发现病虫害、洪水及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为抗灾、减灾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4、遥感技术的特点 视域广阔,监测范围大,动态监测、实时传输、快速处理 1).什么是遥感技术?它有哪些环节组成? 遥感技术—从传感器接收信息到遥感信息应用的全过程 目标物 传感器 物体辐射或反射电磁波 收集 传输 遥感 平台 信息处理 信息分析 成果 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5、遥感技术系统 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接收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等组成。 2).从不同角度,遥感有哪些不同分类方法? 根据运载工具: 根据辐射源: 按照电磁波的波谱范围: 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谱段遥感等 按照应用领域或专题: 资源遥感、海洋遥感、地质遥感、农业遥感、 林业遥感等 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 主动式遥感和被动式遥感 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 环境遥感、大气遥感、 3).航空器与航天器有何区别? 航空器——在大气层中飞行的飞行器。包括气球、 气艇、飞机、滑翔机、直升机等。 航天器——用于航天飞行的飞行器。包括人造卫 星、宇宙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行星探测器等 航空器 航天器 优 点 概 念 类型 近地遥感 航空遥感 航天遥感 利用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航天空间站等携带遥感仪器的遥感 覆盖范围大,不受领空限制,可进行定期、重复观测 利用飞机等携带遥感仪器的遥感 机动性强,可以根据研究主题选择恰当的传感器、适当的飞行高度和飞行区域 距地面高度在几十米以内的遥感 用于城市遥感、海面污染监测、森林火灾监测等中、高分辨率的遥感活动 水文要素 蓝色 蓝黑色 红色 植被 灰白色 浅蓝色 人工建筑 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遥感感知事物时不直接接触地面 B 遥感技术是遥感信息接收与应用的过程 C 遥感获取的信息是电磁波信息 D 遥感对地面不反射和辐射电磁波的物体无法感知 2 关于遥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其关键装置安放在雷达上 B 只能反映静态物体状况 C 具有获得资料快、 周期短、 反映动态变化的特点 D 受地面条件限制多 D C 3 下列技术中,关键装置为传感器的是 A 遥感技术 B 全球定位技术 C 地理信息技术 D 电子通信技术 4 在阴雨天气中,对地物的分辨率较高的是 A 飞机可见光遥感 B 卫星可见光遥感 C 飞机微波遥感 D 卫星微波遥感 5 对长江流域洪灾进行监测的理想技术手 段是 A 应用遥感技术 B 人工监测 C 水上快艇监测 D 航空目测 A C A 6 遥感探测的范围越大,则 A 获得资料的速度越慢 B 获得资料的周期越长 C 对地物的分辨率越低 D 对地物的分辨率越高 7 传感器的主要作用是 A 只接受地面物体的反射光谱 B 只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