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师的讲授技能wei.doc

发布:2017-02-22约3.44万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师的讲授技能 讲授中教师起主要作用,是教学的主要活动者,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和需要,确定多讲什么,少讲什么,突出讲什么,重点讲什么。因此,教师高超的讲授技能有利于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教材,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全面发展。 讲授是课堂教学最主要的教学方式,讲授技能是最基本的教学技能之一。它主要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等引导学生了解现象,感知事实,理解概念、定律和公式,从而使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促进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全面发展。 在讲授中,教师是课堂讲授的主要活动者,学生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它主要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老师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并根据学生一般特点和水平进行教学。 一、课堂讲授的优点和局限性 1、课堂讲授的优点 (1)效率高。通过讲授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向学生传授较多的知识,具有时间少、容量大、效率高的特点;   (2)成本低。讲授是教师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不受条件设备的限制,省时省力,便于广泛运用;   (3)能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论证、恰当的设疑,以及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等,主导教学过程,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4)保证知识的系统性。讲授有利于系统地传授知识,适宜解释多数学生面临的疑难问题。   2.课堂讲授的局限   (1)教师通过讲授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输方式。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机会对学习内容及时做出反馈,因而不易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和能力;   (2)讲授不能代替自学和练习,讲授过多,会挤占学生自学和练习的时间,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3)讲授通常面向全体学生,无法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材施教原则不易得到全面贯彻;   (4)空泛的讲授,不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易陷入注入式教学的泥潭。      (三) 课堂讲授的适用范围   1.适用于传授事实性的知识   事实性知识通常以接受式学习为主,在某些知识(如时事、学科的最新发展、研究的前沿状况等)不可能很快地从印刷品或其他形式的媒介中得到的情况下,讲授教学特别见长。对于抽象程度高、学科内容繁杂的课程,讲授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理论框架,为以后的学习作准备,起到概述或定向作用。对于事实性知识以外的知识类型,讲授教学必须借助于其他手段,如直观教具、示范实验或相关的视频材料等。   2.适用于班级教学    班级授课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它在相当长的时间都会是教学的主要形式。采用班级教学,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一般特点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授教学。班级讲授不但能节省教学时间,而且实践表明,只要讲授得法,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课堂讲授的基本要求 (一) 讲授要准备充分   准备讲授,最重要的是理清思路。所谓思路是指认识客观规律的思维过程,它反映着本学科的规律与人的认识规律的统一。 教师应对讲授内容作全面的分析和把握,做到准备充足,力图将系统的知识呈现给学生。应当指出,教师是否具有广博的知识、开阔的思想、独特的见解,直接影响讲授的效果。  (二) 讲授要有科学性   1.科学的内容   教学中所要传授的知识,应当是在人类目前达到的认识水平上已成定论的可靠知识。因此,教师讲授的内容应该是准确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知识。为此,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依据,认真钻研、深刻领会知识的实质。做到讲授概念准确、论证原理充分、逻辑推理严密、列举事实真实、技能训练严格,使学生获得真实可靠的知识。切不可一味追求生动形象,违背科学性的要求。   2.科学的态度   要求教师要以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树立尊重科学、严谨治学、去伪存真、求实创新的教风和学风。   3.科学的语言   科学的语言就是要求教师上课用严密的语言、精确的词汇表达概念,阐述定理公式,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如果教师用语含混或模棱两可,其结果只能使学生思维混乱,甚至导致错误认识,把错误的结论当作真理。   (三) 讲授要有启发性   讲授要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方式、心理水平、学习方法等实际出发,借助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地、创造性地思维,主动地去获取知识,真正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四) 讲授要生动、形象   讲授的生动形象性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教师借助比喻、描绘、表演等手法或教学媒体手段使学生通过感知,领会抽象的概念、定理和规律,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哲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