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大赛文言译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多言何益》
译文:
子禽向老师请教道:“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蛤蟆、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疲,可是没有人去听它的叫声。再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振动,人们早早起身。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只有在切合时机的情况下说话才有用。”
启示:
多说话不一定有好处,只有在适当的时候说话才是明智的。
注释:
1.选自《墨子?墨子后语》。 2.子禽(qín):人名,墨子的学生。
3.益:好处。 4.蛙蝇:蛙。黾、蛙的一种。(可以理解为蛙和蝇)
5.恒:常常 6.观:看,看到。
7.时夜而鸣:时,切合时机、按时。 恒,常常。 鸣,啼叫。 在黎明按时啼叫。
8.多言何益: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 9.以时而鸣:按时鸣叫。
10.擗(pǐ):同“敝”,困、疲劳。
《子墨子怒耕柱子》
译文:
墨子对他的门生耕柱子感到生气,耕柱子说:“我没有比别人好的地方吗?”墨子说:“假如我要上太行山去,用一匹好马或一头牛来驾车,你将鞭打哪个?”耕柱子说:“那我当然鞭打好马了。”墨子说:“为什么要鞭打好马呢?”耕柱子说:“好马值得我去鞭打。”墨子说:“我也认为你值得我鞭策,所以生气。”耕柱子醒悟了。
注释
1.墨子:原名墨翟,战国时墨家学派创始人,“子”是“先生”的意思。《墨子》为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所作。
2.耕柱子:墨子的门生。 3.怒:对......感到生气。
4.愈于人:比别人好。愈:超过,胜过。
5.将:准备。 6.太行:山名,绵延陕西、河北、河南三省的大山脉。
7.骥:好马。 8.谁策:即“策谁”,赶哪一种(指骥或牛)。
9.策:驱策。
10.何故:为什么。 11.足:值得。
12.责:鞭责,鞭策。 13.悟:明白。
14.子:你。 15.以:以为;用来。
11.时夜而鸣,天下振动:翻译天未亮时就引吭高歌而鸣,惊醒天下生灵,纷纷振作行动起来。
启示:
这篇古文写了墨子对他的门生耕柱子的批评。墨子用马和牛作比的方式,告诫耕柱子,正因为马有能力上太行山,所以要策马。以此勉励学生不断进步,能够真正承担得起责任。
《岂辱马医》
译文:
齐国有个不爱做事的人,经常在城墙边和市集中乞讨,城中的人是屡屡讨厌他,没有人给他钱。他于是到姓田的贵族人家的马棚,跟随马医干活而(得到)食物。有人戏弄他说:“跟随马医而(得到)食物,不觉得耻辱吗?”乞儿说:“天下的耻辱之中,没有比乞讨更加耻辱的了。乞讨还不觉得耻辱,哪会以跟随马医干活为耻辱呢?”
注释
1.患:讨厌 2.亟(qì):屡次,多次 3.莫:没有人 4.遂:于是
5.适:到 6.厩(jiù ):马棚 7.役:干活 8.犹:还
道理
1.人的职位没有高低,但劳动最光荣。
2.干任何工作没有贵贱之分。
《鲁侯养鸟》
译文:
从前,有一只海鸟停留在鲁国国都的郊外,鲁王让人驾车迎接它,并且在宗庙里对它敬酒,演奏《九韶》使它高兴,准备牛、羊、猪的肉作为它的食物。于是海鸟眼花了,忧愁悲伤,一块肉也不敢吃,一杯酒也不敢喝,三天就死了。
这是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养鸟,不是用养鸟的方法来养鸟啊!
注释:
鲁:古国名,在今山东西南部。 鲁侯:鲁国国君 昔:从前、过去。
御:用车子迎接。 觞(shāng):古代的饮酒器,这里用作动词。此指敬酒。
庙:祖庙。 九韶:虞舜时乐名。韶乐九章,故名。
太牢:指古代帝王或诸侯祭祀社稷时用猪、牛、羊三牲做的供品。
以为:用来作为。 眩(xuàn)视:看得眼花
脔(luán):切成块状的肉。 以己养:用自己的生活方式。
止:栖息。 《九韶》:虞舜时乐名。韶乐九章,故名。
5、《耳闻不如目见》
注释:
1、足践:靠近2、走近;晦:暗。3、入:进入4、夫:文言发语词5、愈:更加
译文:
从他人那里听到的事情,没有亲眼看到的可靠;亲眼看到的,又不如亲自去做更贴切。一般地说,一个人开始做官赴任,就好象猛地走进一间昏暗的屋子,过了一些时间眼睛才能逐渐明亮起来,才能看得清东西;眼睛明亮了才能办事情,这样事情才会办得好,工作才能得到成功。
6、《大将军冯异》
(1)伐:夸耀。 (2)表识:标帜。
(3)军中号为整齐:在各部队中号称最有纪律的。军中,指在刘秀反王莽的大军中。
(4)屏:远离(他人),避退。 (5)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
(6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