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高频电疗法__培训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声电波学说:毫米波作用于生物膜时,膜上的偶极子发生振荡所出现的偶极力矩可以产生电磁波。1.有类似超声波的作用,导致细胞浆与细胞间液强烈的循环流动,从而加速组织代谢。2.可使经膜的物质流动与交换活跃、增快,使细胞和膜的信息同步化。水吸收膜振荡的能量后膜3.感受器的蛋白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而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 (3)场力学说:生物组织中的粒子受毫米波电磁场的场力作用而发生振动,场力感应的离子流将改变细胞膜的离子分布而影响其功能。 (4)超导电性学说:毫米波辐射可改变生物体内某些大分子的超导电性,使其微电流发生变化,信息受到干扰。 (5)半导电性学说:毫米波的弱电磁场可以改变生物细胞的半导电性,而致细胞的生理功能与结构发生变化。 作用途径 (1)神经体液途径:毫米波作用于机体时,内外感受器受到刺激,神经冲动经由脊髓、下丘脑传送到皮层下结构及大脑皮层而形成一系列条件反射与植物神经、内分泌功能变化 而呈现局部直接效应、内脏效应、远隔效应、间接效应。神经系统的分子肽调节剂在这些效应中起着中介和参与制约的作用。 (2)经络途径:毫米波作用于穴位,通过经络引起相关的局部与全身的应答性反应。 生物学特点与治疗作用 1.生物学特点 (1)频率—效应规律(频率窗效应) 毫米波的效应与其频率有关,反映在其作用深度与不同组织的效应上。 (2)强度—效应规律:物理因子作用于生物体时所发生的效应与其强度有关,一般的规律是弱刺激激起生命活动,中刺激促进生命活动,强刺激抑制生命活动。 (3)时间、频次—效应规律:外部的强烈振荡信号作用于机体时使蛋白质亚结构成分增大、谐振,这个效应逐渐积累起来。 2.治疗作用 (1)对血液循环的作用; (2)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3)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4)对皮肤的作用; (5)对眼睛的作用;(6)对细胞和微生物的作用; (7)对生殖器官的作用; (8)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9)对肿瘤的作用;(10)对胚胎发育的作用。 治疗技术 1.应用设备 目前国内生产的毫米波治疗仪多数输出波长为8mm、其频率是37.5GHz的毫米波,少数治疗仪输出是7.1lmm(42.19GHz)、5.6mm(53.53GHz)、4.96mm(60.48GHz)毫米波,有的治疗仪输出只有一种,有的输出两种、三种或四种波长。 毫米波治疗仪由电源和控制器以及辐射器两部分组成。辐射器为治疗仪的主要结构,一般毫米波辐射器呈圆柱形,直径1~6cm不等,内有毫米波发生器和辐射天线等部件。 2.操作方法与程序 (1)患者取坐位或卧位,裸露治疗部位,也可穿单薄衣服或覆盖一块干纱布(伤口治疗时)。 (2)将辐射器移至治疗部位上方,紧贴皮肤,也可间隔1~2mm空气距离。 (3)使辐射器的电场方向(电缆指引的方向)与神经、血管或经络走行的方向一致。 (4)接通电源与输出。治疗仪有设定处方时则需调节处方号。毫米波治疗时患部一般无任何感觉。 (5)治疗结束时,关闭输出与电源,移开辐射器。 3.治疗剂量 因多数毫米波治疗仪的输出功率不可调,治疗时不必调节剂量。每个部位治疗15~30 min,穴位治疗时每个穴位5~10 min。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5~15次为1疗程。 临床应用 1.适应证 毫米波适用于各种伤病的各个时期及面神经麻痹、神经根炎、神经痛、脑瘫等。盆腔炎、输卵管积水、附件炎性肿块等。五官炎症感染、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等。较浅表肿瘤(配合放疗、化疗)、放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等。 禁忌证 眼和睾丸部位 妊娠 局部金属异物 植入心脏起搏器者 Xiexie 生物学效应与治疗作用 1.对血液循环的作用 2.对神经肌肉的作用 3.对内脏器官的作用 4.对内分泌腺的作用 5.对血液系统的作用6.对皮肤、皮下组织的作用 7.对眼球的作用8.对生殖系统的作用 9.对恶性肿瘤的作用 治疗技术 1.应用设备 目前国内多数厂家及一些欧美厂家生产的分米波治疗机输出的电磁波波长33cm、 频率915MHz,有些欧美厂家及国内少数厂家生产的分米波治疗机输出的电磁波波长69cm、频率433.92MHz。 一般分米波治疗机的输出功率200~250W,为台式或落地式,用于肿瘤治疗的分米波治疗机 的输出功率可达500~700W。分米波治疗机有多种辐射器。 (1)非接触式体表辐射器 分米波辐射器 A、圆柱形辐射器 B、矩形辐射器 C、凹槽形辐射器 (2)接触式辐射器 分米波辐射器 D、直肠辐射器 E、阴道辐射器 2.操作方法与程序 (1)患者取卧位或坐位,裸露治疗部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