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章劳动力流动方案.ppt

发布:2017-05-06约1.11万字共7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案例引入 在2000年3月,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致信朱镕基总理反映,“开春以来,我们这儿的农民快跑光了。连续二十多天来,东风大卡车(坐不起客车)没日没夜的满载着外出打工的农民奔向祖国四面八方的城市。我们乡有40000人,其中劳力18000人。现在外出25000人,其中劳力15000多人。”(《世纪中国》, 2001年7月25日)。 第一节 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分析 一、劳动力流动的的概念与类型 (一)劳动力流动的概念    定义:劳动者根据劳动力市场条件的差异和自身条件,在国际间、地区间、产业间、部门或行业间、职业和岗位间所选择的迁移或转移行为。    含义: 劳动力流动的主体是劳动者; 流动的原因是市场条件和自身条件的差异; 流动的范围是在国际间、地区间、产业间、部门或行业间、职业和岗位间; 流动是劳动者所做出的迁移或转移决策。    相关概念区别: 劳动力流动与一般商品流通:前者是人,后者是物;商品叫流通,劳动力称流动;一般的商品流通会发生所有权与使用权同时转移,而劳动力流动只让渡自身的使用权并不让渡自身的所有权。 劳动力迁移与劳动力转移:前者改变常驻地户口,后才不一定改变常驻地户口;前者流向是单向性的,后者是多向性的;前者常驻时间和常驻地是一致的,而后者既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分离的。 (二)劳动力流动的类型 1.按流动的时间可以分为: (1)永久性迁移 (2)常年型流动 (3)季节型流动 (4)临时型流动 2.从流动的空间分布特点分为: (1)聚集型流动 (2)扩散型流动 (3)替代型流动 (4)水平型流动 (5)垂直型流动 (6)跨越国境型流动 3.从流动的意愿上分为: (1)自愿型流动 (2)非自愿型流动 4.在劳动力流动方向上分为: (1)单向型流动 (2)往返型流动 (3)对流型流动 5.从劳动力流动的范围和职业上分为: (1)企业组织内部的流动 (2)职业间的流动 (3)部门、或行业之间的流动 (4)劳动力的产业流动 (5)劳动力市场间的劳动 (6)地区之间的流动 (7)就业与失业之间的流动 (8)角色转换流动 二、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假设与必要条件 (一)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假设 1.劳动力的流动是劳动者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而自愿地选择流动行为。 2.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有流动的选择性,而雇主只有选择性没有流动性。 三、劳动力流动的机制与劳动力流动的规律 (一)劳动力流动的机制    1.劳动力市场机制主要包括: (1)工资机制 (2)供求机制 (3)竞争机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