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结构[简单版]打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结构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1、夏商西周早期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秦 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
从汉到元:汉中外朝;唐朝三省六部;宋朝二府三司制;元中书省
明 朝:废丞相,设内阁 清 朝:军机处
地方:秦 朝:郡县制
从汉到元:汉朝郡国并行、刺史制;唐末节度使;宋朝文官制、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元朝行省制
明 朝:废行省设三司 清 朝:行省制
选官制度:世袭、军功、察举征辟、九品中正制、科举制(隋创、明八股)
监察制度:秦御史大夫、汉刺史、宋通判、明监察御史,“科道”等 谏议:唐门下省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1、古希腊:文明发展:爱琴文明→黑暗时代→城邦时代
雅典民主:确立过程(三次改革)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创新管理;历史局限
2、古罗马:政体演变:君主制→共和制→元首制→帝制
法律演变: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法律大全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1、君主立宪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渐进性、创新性
德国→王朝统一战争→《德意志帝国宪法》→专制主义、军国主义
2、共 和 制: 美国→民族解放运动→1787年宪法(联邦制、分权制衡、民主)三原则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875年宪法→艰难的共和之路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奋起
1、西方列强侵华: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华民族奋起: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 资产阶级:辛亥革命 → 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先后失败
工人阶级:五四运动 → 新民主主义革命范畴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1、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无产阶级专政尝试
2、中共成立(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国民革命(奠定革命发展基础)——打到列强除军阀
国共对峙(找到正确道路) 抗日战争(全民族抗战,百年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胜利)
解放战争(民主革命基本胜利)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建 国 初 期: 初创。(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区域自治制度)
十 年 文 革: 曲折。(民主政治制度遭破坏)
改革开放以来:完善。(平反冤假错案、法律制度逐步健全、民主制度完善、依法治国)
2、祖国统一大业: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台湾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世界
1、两极格局的形成:
(1)资本主义体系的建立 社会主义体系的建立
(2)世界各级多极化的趋势: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苏东剧变
和平发展、多极化趋势加强,两极格局的解体
2、新中国外交:
(1)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方针、成就 (2)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3)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结构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1、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农业起源、生产工具、农耕技术、水利技术、耕作方式
2、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井田制、土地私有制、土地经营方式的变革
3、中国古代的手工业:金属冶炼技术、纺织技术、陶瓷技术、经营形态的变迁
4、中国古代的商业与城市:商业的产生、发展;城市的发展、重农抑商
5、资本主义萌芽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明清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缓慢发展;中国面临危机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1、工业文明崛起:
新航路开辟→西欧国家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中国社会走向近代化
经济:列强攫取经济特权 封建自然经济走向瓦解
洋务企业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民族工业曲折发展(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快速发展的10年、萎缩)
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 交通与通讯; 报刊与电影
第三单元 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