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水的运动教案2中图版必修1.doc

发布:2025-04-04约3.3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世界洋流的分布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实力,了解洋流的概念、动力和性质。

2.通过练一练,培育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创建力和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模拟试验,使学生理解洋流的形成。

2.通过分组探讨,让学生驾驭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3.通过问题探究,让学生能够运用洋流相关学问说明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4.通过画一画,使学生熟记世界洋流分布图。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通过观看新闻“第八大陆”,使学生相识到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观点。

2.通过模拟试验和分组探讨,让学生与它人合作沟通和共享,树立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实力。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意识到事物是运动的、发展的、联系的,运用运动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中图版必修一其次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实力交换)其次节(水的运动)其次节点(海洋水的运动——世界洋流)第一课时(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上一节课(水圈和水循环)的延长,为学习下一节课(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奠定基础。

大气的运动、水的运动、地壳的运动是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三大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其中大气运动是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水的运动是地壳外力作用的主要动力。水的运动包括水循环和海洋水的运动,海洋水是水圈的主体,洋流是海洋水运动的最主要形式,洋流对气候和海洋环境及全球水热平衡有重要的影响,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必修驾驭的自然地理主干学问。

大气环流的学习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在教学上可进行学问之间的迁移,如寒暖流的概念和冷暖气团的概念类似,大气的运动形成大气环流,海洋水的运动形成大洋环流,无论是大气环流还是大洋环流,都伴随热量和水汽的交换。这样的学问迁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刚步入中学阶段,对于地理的学习缺乏理解和缺乏主动性,我校其中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地区,地理的学习还停留在初中阶段的死记硬背中,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较抽象,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较困难。对于我们内陆地区的学生来说,海洋水的运动,与我们的生活没有干脆的联系,学生没有干脆的感受,这加大了本节课的学习难度。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二)教学难点:洋流的形成缘由

五、教学方法

主要借助多媒体协助教学,通过自主学习、分组探讨、问题探究、案例分析、模拟试验、课堂练习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降低学习难度,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设计思路

由新闻“第八大陆”导入,通过探究其形成与洋流的关系,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由“洋流模拟试验”到“志向洋流模式”,再到“实际世界洋流的分布”,作为本节课的教学主线,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帮助学生自主构建和生成学问。

3、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留意综合实力的提升。

七、课前打算

老师课前打算:教学课件、试验器材(收纳箱、塑料片)、画好世界版图。

学生课前打算:试验器材(电风扇、胶带、收纳箱装满水)、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我校夏季燥热,教室无空调,大多学生会自带小风扇,试验器材简洁打算)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新闻“第八大陆”导入(2分钟)

老师活动:提问并播放新闻。问题:第八大陆和其他大陆的区分在哪?它是怎么形成的呢?

学生活动:观看新闻并思索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新闻导入,既连接了初中所学学问,又与初中所学学问形成反差,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和学习主动性,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细致观看新闻,便可知道第八大陆是由各种垃圾组成,而这些垃圾是通过海水的环流运动汇合在一起的。从而导入到本节课的学习。

教学过程

环节一:自主学习(5分钟)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47-48页内容,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任务。(学生在课前完成)

老师活动: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对学生疑点和难理解点进行答疑和说明。播放视频“洋流”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实力,让学生初步了解海水的运动形式、洋流的概念和性质。

环节二:洋流模拟试验(10分钟)

学生活动:依据试验步骤,分组做洋流模拟试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老师活动:指导学生完成试验和探究问题。

设计意图:此模拟试验简洁易操作,形象生动,让学生亲自体验试验过程,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力和团队合作实力,降低学习难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