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验二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ppt

发布:2025-04-05约1.38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二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

蛋白质含量学习微量凯氏定氮法的原理掌握微量凯氏定氮法的操作技术(未知样品的消化、蒸馏、滴定及其含氮量的计算等)0201实验目的凯氏定氮法常用于测定天然有机物(如蛋白质,核酸及氨基酸等)的含氮量。当天然含氮有机物与浓硫酸共热时,其中的碳、氢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而氮则变成氨并进一步与硫酸作用生成硫酸铵。此过程称为“消化”。此过程进行的相对较为缓慢,通常需要加入硫酸钾或硫酸钠以提高反应的沸点,并加入硫酸铜作为催化剂,以促进反应的进行。氧化剂过氧化氢也能加速反应。实验原理含氮有机物+H2SO4CO2+SO2+H2O+NH3消化过程:蒸馏:在消化完全的样品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使呈碱性,加热蒸馏,即可释放出氨气,反应方程式如下:吸收与滴定:蒸馏所放出的氨,可用硼酸溶液进行吸收,待吸收完全后,再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直至恢复溶液中原来氢离子浓度为止(即滴定至蓝紫色),最后根据所用标准酸的当量数(相当于待测物中氨的当量数)计算出待测物中的氮量。实验材料:食用面粉实验试剂:浓硫酸30%氢氧化钠溶液克氏催化剂2%硼酸指示剂01MHCL12实验材料与试剂实验器材凯氏定氮蒸馏装置电炉100ml容量瓶酸式滴定管凯氏烧瓶锥形瓶010203040506准确称取1克食用面粉,用称量纸卷好小心送入至50毫升的凯氏烧瓶底部,切勿沾于瓶口或瓶颈上。向另一烧瓶加入1ml水作空白对照。在每个烧瓶内加入硫酸钾—硫酸铜混合物(克氏催化剂)少许,浓硫酸10ml,小瓷片两粒,摇匀。将烧瓶约60度角固定在铁架上,每个瓶口放一小漏斗,在通风厨内的电炉上消化。在消化开始时,应控制火力,不要使液体冲到瓶颈。待瓶内水汽蒸完,硫酸开始分解并放出SO2白烟后,适当加强火力,继续消化,直至消化液呈透明绿色为止。消化完毕,待烧瓶内容物冷却后,加蒸馏水10ml(注意慢加,边加边摇)。冷却后将瓶内容物转入100ml的容量瓶中,并用蒸馏水洗烧瓶数次,溶液一并倒入容量瓶,最后定容至刻度摇匀,做上记号备用。010302消化:操作步骤蒸馏:仪器的洗涤:蒸馏器洗净后,开放水龙头P3,使水进入A室,水放至A室球部即可。取3个50ml的锥形瓶,各准确加入10ml硼酸(内加有混合指示剂)。用表面皿复盖备用。A、加样:用吸量管吸取2ml消化液,细心地由漏斗D倾入蒸馏室,再用蒸馏水1毫升清洗漏斗。取一个盛有硼酸—混合指示剂的锥形瓶,置于M管下,使管口恰好接触硼酸溶液,用量筒从漏斗D加入30%氢氧化钠5ml,随即将P4夹紧,并往漏斗加入少量蒸馏水封闭。蒸馏:用酒精灯加热(应用挡风板将灯围拢,维持火力恒定,沸腾不可高于Y管口以免A室溶液从Y管倒吸,待第一滴蒸馏液从冷凝柱F顶端滴下时起,继续蒸3-5分钟,然后将锥形瓶放低,使导管离开液面再蒸2分钟,最后用蒸馏水洗导管外壁,蒸馏完毕,取下锥形瓶,随即将蒸馏器洗净。)01样品及空白蒸馏:用吸量管分别吸取2ml样品和2ml空白按上述操作步骤进行蒸馏。02滴定:蒸馏完毕,用微量酸式滴定管,以0.01mol/L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锥瓶内溶液,溶液由蓝绿色变为淡紫色或灰色,即为终点。记录所用盐酸的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