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自然资源概况 说课稿-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docx
3.1自然资源概况说课稿-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教材第三章第一节“3.1自然资源概况”。本节课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2.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与分布特点;
3.我国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4.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提高学生对自然资源的认识与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形成科学的资源利用与保护意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识别和分类自然资源;
2.描述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征,分析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3.探讨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策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七年级地理学习中,已经对地理的基本概念、地图的使用方法以及我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此外,学生还在生活中对自然资源有了初步的认识,如水、土地、矿产等。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保护具有浓厚的兴趣,愿意探讨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地理问题。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基本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能够通过图表和数据来理解信息。在学习风格上,学生更倾向于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学习自然资源概况时,可能会对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分布特征感到混淆,难以理解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平衡。此外,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如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关系,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实例和具体情境来加深理解。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配备了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相关自然资源的图片、我国自然资源分布图表、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案例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
3.教室布置:根据教学活动需要,将教室分为小组讨论区,便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引导:同学们,大家好!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又对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2.学生思考并回答:水、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如农业、工业、交通等。
3.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以及我国的自然资源概况。
二、自主学习
1.教师发放教材,让学生阅读教材第三章第一节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a.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分类?
b.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如何?分布特点是什么?
c.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2.学生阅读教材,完成思考题。
3.教师邀请学生回答问题,并对答案进行点评和补充。
三、课文主旨内容探究
1.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a.让学生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的具体实例。
b.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与分布特点:
a.教师展示我国自然资源分布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分布特点。
b.学生根据地图和教材内容,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和分布情况。
3.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a.教师展示一些典型案例,如我国某地区因资源丰富而发展起来的产业。
b.学生根据案例,分析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教师总结课文主旨内容,强调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四、课堂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a.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b.你认为我国在自然资源保护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巩固练习
1.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反馈。
六、总结与反思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提出改进建议。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
1.复习本节课内容,掌握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与分布特点以及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八、结束语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然资源问题,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