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设计】10.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课件--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pptx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第一节第十单元化学与健康(鲁教版)九年级下
01课标解读02学习目标03激趣导入04探究新知05课堂总结06分层作业
课标解读012022年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时,了解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理解这些元素在人体中的生理功能、适宜摄入量以及缺乏或过量对健康的影响。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营养进行分析和评价,具备初步的科学饮食观念。学生还需关注化学元素与环境的关系,树立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学习目标021.了解元素分类与含量:知晓人体化学元素的分类,区分常量和微量元素,了解其大致含量。2.明白元素生理功能:理解常见元素对健康的作用及缺乏或过量的影响。3.学会合理饮食搭配:能根据元素知识判断食物成分,做到合理膳食。学习目标
激趣导入03任务一:引入新课我们的身体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正是这些元素组成的各种物质维持着我们正常的生命活动。
模块一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探究新知04任务二:人体中的化学元素在人体中,有20多种元素是必需的,分为两大类:1.常量元素:含量超过0.01%的元素有11种,称为常量元素,它们约占人体总质量的99.95%,氧、碳、氢和氮4种元素含量较高,钙、磷、钾、硫、钠、氯和镁7种元素含量较少。
探究新知04任务二:人体中的化学元素常量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
探究新知04任务二:人体中的化学元素2.微量元素:除这11种元素以外的其他元素,如铁、锌、碘和硒等,其含量在0.01%以下,称为微量元素。
探究新知04任务二:人体中的化学元素交流共享1.推测人体中的碳、氢、氧、氮、钠、氯等元素的来源。人体中的碳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有机化合物,如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等,这些食物通常来自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氢元素也主要从上述含碳的有机化合物中获取,同时水也是人体摄入氢的重要来源。氧元素一部分来自呼吸的氧气,参与人体的各种代谢反应;另一部分来自饮食中的水和含氧的有机物。氮元素主要通过摄入蛋白质获取,蛋白质在体内分解产生氨基酸,为人体提供氮。钠元素主要通过食用含钠盐的食物,如食盐(氯化钠)等获得。氯元素同样主要从食盐(氯化钠)以及其他含氯的食物中摄取。
探究新知04任务二:人体中的化学元素交流共享2.从化学的视角分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法的合理性。不同地区的水土中所含的化学元素和物质成分存在差异。例如,某些地区的土壤和水中可能富含特定的矿物质,如硒、钙、铁等。这些元素会被当地生长的农作物吸收,进而通过饮食进入人体。当地的水质也会影响人们的健康。水的酸碱度、硬度以及所含的微量元素等,都会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产生影响。此外,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会影响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从而决定了当地人的饮食结构和习惯。这种饮食结构和其中包含的化学物质,长期作用于人体,塑造了当地人在体质、生理特点等方面的独特性。
探究新知04任务二:人体中的化学元素消耗摄取人体中的各种元素,会随着人体的生理活动被消耗和流失,同时也从营养物质中不断得到补充,从而在人体内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收支平衡”。这个平衡一旦被打破,就会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引发疾病。
探究新知04任务二:人体中的化学元素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成人体内含量对人体的主要作用举例成人每天摄入量含量过高∕低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钙Ca1000~1250g帮助构造骨骼和牙齿;对凝血、神经及肌肉功能有重要作用700~1200mg缺钙能导致儿童发育不良或佝偻病,老年人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铁Fe4~5g血红素的重要成分20~25mg长期缺乏会引发缺铁性贫血;过量摄入会导致中毒碘I25~50mg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100~200μg缺碘可引起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减退;碘过量也能引起甲状腺肿大锌Zn2.0~2.5g促进人体发育;大脑神经递质重要成分10~15mg缺锌能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几种元素对人体的作用
课堂典例例1、下列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中,摄入量不足可能引起贫血的是()A.硒B.锌C.氟D.铁【答案】D【解析】A、缺硒会引起免疫力低下,故A不符合题意;B、缺锌会导致智力低下,发育迟缓,故B不符合题意;C、缺氟易产生龋齿,故C不符合题意。D、铁是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氧气的运输,人体缺少铁可能引起贫血,故D符合题意。故选D。
例2、猕猴桃营养丰富,被誉为“果中之王”,猕猴桃含有的下列元素中,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A.钙B.钾C.硒D.镁课堂典例【答案】C【解析】A、钙属于人体常量元素故选项错误。B、钾属于人体常量元素,故选项错误。C硒属于人体微量元素,故选项正确。D、镁属于人体常量元素,故选项错误。故选C。
模块二元素在人体内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