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存在的问题.doc

发布:2017-01-09约1.3千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存在的问题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存在的问题”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的支持!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存在的问题 【摘 要】工程管理专业是要培养即具备建筑工程专业技术又具备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实践能力强、管理能力突出的复合型人才,专业课程设置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基于教学管理的角度,通过课堂管理、成绩管理、课程安排等方面,采用学生访谈、问卷调查、经验总结等方式,分析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旨在使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更加的科学化、合理化,突出其实用性,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管理;课程设置 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工程管理专业成为热门专业,该专业要求学生具备建筑工程技术与管理能力双重素质。随着社会分工的明确化、社会生产的精细化以及国内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对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已经有了一个全新的要求,一成不变的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于社会的需要。在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管理中,发现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存在几项突出问题,影响到人才的培养和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前景,以下基于教学管理角度分析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几点问题。 1.实践类课程学分学时偏少 在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理论类课程设置偏多,实践类课程的学分和学时过少。以鸿德学院为例,该校工程管理专业总学分150学分,实践环节学分占总学分仅为14.7%,从该院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问卷调查中发现,近60%的学生认为工程制图、造价电算化、建筑CAD一类实践型的课程在工作中经常用到,有很强的实用性;近30%的学生认为,诸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物业管理、市场营销学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课时应适当减少;近40%的学生认为高等数学、经济法、应用统计学等课程在工作中极少用到,甚至不用。总结以上调查结果发现,实践类课程具有较高的实用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实习与工作,同时也是高校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主干课程,应该加大实践课课程的学分学时。相反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作为铺垫型的理论基础,可以缩减学分学时。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放在首位,使学生能够更快地投入到生产和管理的第一线。 2.任课教师讲授课方式传统、单一 工程管理专业大部分的课程,都是以最传统的班级集中讲授的形式进行,大部分教师认为此类课程并不适合新的授课方式,不敢也不愿意去尝试,陈旧、千篇一律的授课方式使学生提不起兴趣,不肯主动思考,不愿积极实践,导致知识掌握得不够深刻。在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的授课中,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参观法、实验法、演示法、实习法等多种授课方式都是适用的,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要努力研究、探索,积极接受新型授课方式,并结合自己所带的课程,融会贯通,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您的在线图书馆 2016学年第一学期 教学工作计划 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