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湖南省邵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2025年邵阳市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卷
历史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上“条形
码粘贴区”。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
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
作答无效。
4.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试题卷自行保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2025年春节期间,三星堆博物馆举行了新年庆典活动,古蜀国蚕丛、鱼凫、鳖灵等国君教人养蚕、捕
鱼、治水的事迹被搬上了荧幕,为海内外游客奉献了一场古蜀文化的节日盛宴。据此可知,古蜀国
A.生存条件不断改善B.农业推动文化发展
C.华夏认同得到加强D.生产技术领先各地
2.汉承秦制,建立了由御史大夫、监御史、司隶校尉等组成的多维监察网。但汉景帝时“吏或不奉法令,
以货赂为市,朋党比周”“豪党之徒,役财骄溢,武断乡曲”。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官吏与豪强相互勾结B.尊奉黄老无为思想
C.郡国并行削弱了皇权D.地方行政效率低下
3.《旧唐书》载:“兴平县人上官兴,因醉杀人亡窜,吏执其父下狱,兴自首请罪,以出其父。京兆尹
杜悰、御史中丞宇文鼎,以其首罪免父,有光孝义,请减死配流。彦威与谏官上言曰:“杀人者死,
百王共守。若许杀人不死,是教杀人。兴虽免父,不合减死。诏竟许决流。”判决结果反映出
A.唐代礼法冲突激烈B.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
C.儒家思想融入法典D.司法实践彰显教化功能
4.宋代在湖南少数民族地区开通了不少互市。少数民族提供的山货、滑石、沙板对宋朝来说可有可无,
而汉族提供的盐米却是少数民族的生活必需品,政府加强管控以保证其价格稳定。宋代政府的做法在
于
A.实行一体化管理B.促进民族交融
C.强化政治认同感D.关注民生大计
5.下面是秦朝与明朝形势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地区长城位置变迁的原因是明朝时期
A.北方经济实力削弱B.游牧民族汉化加深
C.中原政治中心南移D.农耕自然环境恶化
6.乾隆时期太仆寺正卿李南晖编写《活兽慈舟》,以黄牛、水牛病为核心,且选编了马病篇、猪病篇、
狗病篇等。嘉庆时期,著名中兽医傅述凤编著《养耕集》,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了牛体针灸术。这
A.推动了中医学的重大发展B.奠定了康乾盛世局面的基础
C.有助于传统小农经济固化D.体现了中国传统科技的先进
7.1902-1906年间,梁启超发表了一系列政论文章,合称《新民说》。在梁启超看来,所谓“新民”者,
“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二者缺一,时乃无功。”梁启
超宣扬“新民”思想旨在
A.兼采中西文化精髓B.实现国家独立富强
C.推动维新变法运动D.坚守中华传统文化
8.1930年,某学者在《我们走那条路?》一文中指出,我们要铲除的是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
我们要建立的是一个治安的、普遍繁荣的、文明的、现代的统一国家;我们要走的路是一步一步的作
自觉的改革。这些思想
A.推动了土地革命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