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专题02 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解析版).docx
学而优教有方
PAGEPage1/NUMPAGESPages3
专题02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
【命题规律】
1、命题角度:
(1)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应用;
(2)牛顿运动定律及应用;
(3)运动学和动力学图像.
2、常考题型:选择题.
【知识荟萃】
★考向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基本公式
v=v0+at,x=v0t+eq\f(1,2)at2,v2-veq\o\al(2,0)=2ax。
重要推论
veq\s\do9(\f(t,2))=eq\f(v0+v,2)(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veq\s\do9(\f(x,2))=eq\r(\f(veq\o\al(2,0)+v2,2));Δx=aT2(用逐差法测加速度)。
符号法则
选定正方向,将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
1.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常用的六种解题方法
2.两种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分析方法
(1)刹车问题的分析
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问题常用逆向思维法,对于刹车问题,应先判断车停下所用的时间,再选择合适的公式求解.
(2)双向可逆类运动分析
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反向运动,全过程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故求解时可对全过程列式,但需注意x、v、a等矢量的正负及物理意义.
3.处理追及问题的常用方法
过程分析法
函数法
Δx=x乙+x0-x甲为关于t的二次函数,当t=-eq\f(b,2a)时有极值,令Δx=0,利用Δ=b2-4ac判断有解还是无解,是追上与追不上的条件
图像法
画出v-t图像,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利用图像更直观
★考向二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的解题思路
1.超重与失重
2.瞬时加速度问题
★考向三连接体问题
1.整体法与隔离法的选用技巧
整体法的
选取原则
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不需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
隔离法的
选取原则
若连接体内各物体的加速度不相同,或者需要求出系统内物体之间的作用力
整体法、
隔离法的
交替运用
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需要求出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先整体求加速度,后隔离求内力
2.连接体问题中常见的临界条件
接触与脱离
接触面间弹力等于0
恰好发生滑动
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绳子恰好断裂
绳子张力达到所承受的最大力
绳子刚好绷直与松弛
绳子张力为0
3.常见连接体
三种情况中弹簧弹力、绳的张力相同且与接触面是否光滑无关
常用隔离法
常会出现临界条件
★考向四运动学和动力学图像
1.常见图像
常见图像
斜率k
面积
两图像交点
x-t图像
eq\f(Δx,Δt)=v
表示相遇
v-t图像
eq\f(Δv,Δt)=a
位移x
不表示相遇,往往是距离最大或最小的临界点
a-t图像
速度变化Δv
表示此时加速度相等
2.非常规图像
非常规图像(举例)
函数表达式
斜率k
纵截距b
v2-x图像
由v2-v02=2ax
得v2=v02+2ax
2a
v02
eq\f(x,t)-t图像
由x=v0t+eq\f(1,2)at2
得eq\f(x,t)=v0+eq\f(1,2)at
eq\f(1,2)a
v0
a-F图像
由F-μmg=ma
得a=eq\f(F,m)-μg
eq\f(1,m)
-μg
【经典例题】
【例题1】.某同学将铁架台放在竖直电梯的底板上,将力传感器上端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夹上,力传感器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钩码。当电梯从1楼由静止开始运行到5楼停止的过程中,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到传感器受到的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忽略由于轻微抖动引起的示数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过程与def过程中电梯运动的方向相反
B.ab过程钩码处于超重状态,bc过程钩码处于失重状态
C.abc过程中钩码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少
D.曲线abc与线段ac包围的面积等于曲线def与线段df包围的面积
【答案】D
【解析】
A.当电梯从1楼由静止开始运行到5楼停止的过程中运动方向没有发生变化,选项A错误;
B.由图可知ab过程和bc过程拉力F均大于重力,说明钩码处于超重状态,加速度向上,电梯加速上升,选项B错误;
C.abc过程中电梯加速上升,当加速上升过程中,钩码的机械能增加,选项C错误;
D.F-t图像中面积表示力对时间的积累,即冲量。由图可知,从a到f记录了电梯的一个运动过程:先向上加速,然后匀速,最后减速;即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的动量变化量大小相等,由动量定理可知,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的合外力冲量相等,故曲线abc与线段ac包围的面积等于曲线def与线段df包围的面积,选项D正确。
故选D。
【例题2】.甲、乙两辆小汽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运动,以两车并排时的位置为位移起点,其位移x与速度平方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