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3区域发展差异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doc
PAGE
8-
区域发展差异
一、选择题
下图示意我国四大地区及全国的城市化速度的阶段差异。读图,据此完成1~2题。
1.甲、乙、丙、丁依次表示()
A.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
B.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
C.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
D.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
2.1990~2000年,丁地区的城市化速度与其他地区存在明显反差,其干脆缘由是()
A.人口的大量外迁B.矿产资源的枯竭
C.环境质量的恶化D.老工业基地衰落
下图表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土地面积、水资源总量、人口及耕地等指标的对比。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指标分别是()
A.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耕地
B.耕地、土地面积、人口、水资源总量
C.人口、水资源总量、耕地、土地面积
D.土地面积、人口、耕地、水资源总量
4.北方地区资源的配置现状会导致()
A.耕地后备不足B.水资源奢侈严峻
C.人均土地面积少D.缺水问题突出
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图。读图,据此完成5~7题。
5.有关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自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B.无论冬夏气温均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平行
C.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D.河流水量自北向南不断减小
6.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人文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从南向北民居的屋顶坡度渐渐增大
B.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微弱的地区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C.青藏高寒区现在还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
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以种植业为主
7.有关我国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主要表现为南北差异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内部差异主要表现为东西差异
C.青藏高寒区的内部差异既有垂直差异,又有水平差异
D.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内部差异都是由热量因素造成的
秋季,银杏树叶中的叶绿素因为降温而分解,绿色褪去,叶黄素等留下来,银杏树叶呈现黄色。下图是某年11月18日我国部分地区银杏树叶全部变色等物候线(同一日有同一物候的地点连成的线)图。读图,据此完成8~9题。
8.银杏树叶全部变色时间最晚的城市最可能是()
A.长沙B.福州
C.南宁D.广州
9.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银杏树叶全部变色时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河网密度D.地形地势
甲、乙、丙、丁四幅图为世界文化遗产景观图。读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中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所在地形区的植被以针叶林为主
B.乙图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
C.丙图所在地形区海拔高,气压低,光热足够
D.丁图中长城以北地区植被少,土地荒漠化严峻
11.关于甲图所在地区人们的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
B.主要从事旱地耕作
C.畜牧活动是主要农业活动
D.经济作物以大豆和油菜为主
半边房(见下图)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当地盛传“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省木材,遮风避雨又御寒,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据此完成12~14题。
12.“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当地()
A.降水较少B.高温多雨
C.暴雨频发D.冬雨夏干
13.半边房门前种植落叶阔叶树可能是为了()
A.春季防风固沙B.夏季遮阴纳凉
C.秋季截水增湿D.冬季挡风避雨
14.图示房屋门窗宜朝向()
A.东南B.西北
C.东北D.西南
二、非选择题
15.读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说出黄河和长江两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
(2)比较两三角洲农业生产。
黄河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耕地类型
(3)我国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都建设有核电站,而黄河三角洲地区并未建设。试分析其缘由。
16.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依据中心支配,全国19个省市对口支援新疆。“民生为主,惠及百姓”成为新一轮对口援疆的首要原则。下表是部分省市对口支援新疆的地区和援疆支配、思路。
省市
对口支援地区
援疆支配、思路
北京
和田地区的和田市、和田县、墨玉县、洛浦县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四师农场
五大示范项目:和田市棚户区改造一期工程、和田县抗震安居房暨新农村建设工程、墨玉县设施农业建设工程、洛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