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区域的基本含义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doc
PAGE
8-
区域的基本含义
一、选择题
读宁夏农业区划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Ⅰ、Ⅱ、Ⅲ、Ⅳ四个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降水量B.气温
C.植被D.地形
2.下列关于图示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合理的是()
A.Ⅰ区域靠近黄河,相宜发展浇灌农业
B.Ⅱ区域水源缺乏,不相宜发展畜牧业
C.Ⅲ区域降水丰沛,相宜大力发展种植业
D.Ⅳ区域水热组合好,相宜发展水稻种植业
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暖和潮湿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长相宜区(Ⅲ)、次相宜区(Ⅱ)、不相宜区(Ⅰ)分布图。读图,据此完成3~4题。
3.划分广东省荔枝生长相宜区、次相宜区、不相宜区的主要指标是()
A.市场B.气候
C.土壤D.水源
4.Ⅰ区被划分为荔枝生长不相宜区的主要缘由是()
A.低温冻害B.多大风
C.光照弱D.降水少
近年来,江苏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更(见下图)。读图,据此完成5~6题。
5.关于2002~2010年江苏省经济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产值降低,农业地位下降
B.产业结构中其次产业比重略微上升,仍占主导地位
C.就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
D.经济发展快速,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6.关于江苏省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扭转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的局面,突出农业的主导地位,避开农产品价格上涨
B.注意调整其次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主动发展第三产业,变更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下降的局面
D.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限制第一产业发展,压缩其次产业,提升第三产业
下图所示建筑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种古老建筑形式——吊脚楼,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据此完成7~8题。
7.与建筑物所在地的地理特征不相符的是()
A.山高坡陡B.终年温柔
C.潮湿多雾D.蛇虫较多
8.吊脚楼的最大优点是()
A.通风透气,宽敞光明B.高瞻远瞩,视野开阔
C.冬暖夏凉,防暑降温D.节约土地,造价较低
下表为我国某省区产业结构变更表。读表,据此完成9~10题。
第一产业
其次产业
第三产业
2017年
4.2%
43.0%
52.8%
2012年
5.0%
48.8%
46.2%
2007年
5.7%
52.0%
42.3%
9.该省区2007~2017年()
A.第一产业比重加大
B.第三产业逐步占主导地位
C.第三产业比重减小
D.其次产业比重始终大于第三产业
10.该省区最可能是()
A.吉林B.青海
C.广东D.山西
读某城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更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中a、b、c三点所代表的时间的先后依次是()
A.a、b、cB.c、a、b
C.c、b、aD.b、a、c
12.下列关于a、b、c三个时期区域发展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a时期以重工业为主
B.b时期环境质量最佳
C.c时期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D.b~c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
二、非选择题
13.绥芬河市被称为“百年口岸”“国境商都”,也是全国最大的木材进口集散地。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绥芬河市地理位置图。
材料二下图为2012年绥芬河市、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图。
(1)绥芬河市又被称为“木业之都”。简述其发展的区位优势。
(2)与全省相比,简述绥芬河市的第一、三产业特点及其形成缘由。
(3)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简述图中甲地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及其农业生产特点。
14.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天津近现代工业集聚地经验了由南、北运输河与海河交汇处旁边→市区海河两岸、铁路沿线→市区边缘→滨海地区、卫星城镇的变更过程。
(1)①~④表示的地理事物中,空间分布形式表现为点状的是____________。
(2)从总体上看,区域①和区域②有何区分和联系?
(3)请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描述出天津市空间结构的变更,该变更的原动力是什么?
课时作业1
1~2.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Ⅰ、Ⅱ、Ⅲ、Ⅳ四个区域地形差异大,故推断四个区域是依据地形划分的。选择D项。第2题,Ⅰ区域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虽气候干旱少雨,但靠近黄河,可利用黄河水发展浇灌农业,A项正确;Ⅱ区域水源较为缺乏,但可发展畜牧业,B项错误;Ⅲ区域降水较多,可发展种植业,但大力发展种植业可能造成该地水土流失加剧,C项错误;Ⅳ区域位于山区,地势高,气候相对温凉,降水较少,不相宜发展水稻种植业,D项错误。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