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人口容量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doc

发布:2025-03-25约9.43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5-

第三节人口容量

学问点一

人口增长

读世界人口变化趋势图,完成1~2题。

1.关于各阶段人口增长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阶段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医疗卫生条件打算的,与其他因素无关

B.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除受社会生产力进展水平的制约外,也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有关

C.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只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D.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政治变革

2.由图可知,今后发达国家与进展中国家的人口数量()

A.基本持平B.差距连续扩大

C.差距有所减小D.变化不大

学问点二

资源环境的限制性

””读有关青藏地区的材料,完成3~4题。

青藏高原人口增长与人均资源占有量动态推测表

指标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人口数量/万人

911.3

1065.68

1260

1490

人均森林面积/公顷

1.35

1.16

0.98

0.83

人均草地面积/公顷

15.36

13.14

11.11

9.40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0.12

0.10

0.09

0.07

人均水能隐藏量

(万千瓦)

32.90

28.13

23.80

20.12

人均矿产潜在价值

(万元)

201.69

172.47

145.87

123.36

青藏高原与全国人口素养(受教育程度)对比图

3.青藏高原人均资源占有量不断下降的缘由有()

①人口增幅大②不合理开发使资源削减和受到破坏③资源爱护意识较差④资源利用技术水平较低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从人口角度分析,实现青藏高原可持续进展的主要途径是()

A.掌握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养

B.大量引进劳动力,加速资源开发利用

C.适度进展生态农业,爱护生态环境

D.进展生态旅游,加强自然爱护区建设

学问点三

人口合理容量

””一些专家依据我国的资源、人体养分和文化教育等条件,尤其是对我国耕地、草原和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推测我国人口合理容量为8亿~9亿,如保证人民能猎取所需养分,我国人口应掌握在10亿之内,如按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应掌握在7亿之内。据此完成5~6题。

5.有关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最大的人口规模

B.不同时期,人们估量的人口合理容量差别不大

C.制约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只有自然因素

D.消费水平的凹凸,对人口合理容量有较大影响

6.依据我国国情,为增大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可实行的措施有()

①提高科技水平”②提高资源利用率”③提高生活消费水平”④提高对资源的治理水平”⑤鼓舞向国外移民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④D.②④⑤

关键力量综合练

进阶训练其次层

(易错题)读木桶效应图,回答1~2题。

1.依据木桶效应,假如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上图打算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A.水资源B.矿产资源

C.气候资源D.土地资源

2.下列能增加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措施有()

①实行打算生育②进展新能源③掌握人口的死亡率

④提高资源利用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多数学者认为,将来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在100亿左右。下图为世界总人口推算图。读图回答3~4题。

3.按图推算,世界人口突破警戒值的时间大约在()

A.2025年B.2050年

C.2075年D.2125年

4.有关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A.资源越丰富,能供给的人口数相对越少

B.科技更加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C.消费水平越高,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D.社会安排制度等因素,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无影响

读长江中下游与青海、西藏地区部分资料表,完成5~6题。

项目

地区

年生物

量(万吨)

可承载

人口(万)

最大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长江中下游

88600

22000

395

青海、西藏

10000

1000

4

5.青海、西藏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缘由不包括()

A.地势高、气候严寒B.生态环境脆弱

C.自然资源丰富D.生物资源少

6.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小,缘由可能是()

①消费水平快速提高②人类的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③青藏铁路的开通,加强了西藏与外界的联系

④自然灾难增多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给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