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和范文.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
课程名称:叙事性散文阅读题答题策略
知识点来源: 试题讲解 学科:语文 年级:九年级 教材版本:人教版
学习目标设计:
(1)引导学生找到叙事性散文分析题的方向,从结构和内容方面进行分析;
(2)掌握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的作用;
(3)掌握分析的逻辑,按逻辑步骤步步梳理,得到答案;
(4)学会提出相应问题合作探究与独立思考分析;
任务(问题)设计:
通过观看教学录像自学,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熟悉题型:(见“导入”部分)
完成二维码第1题;
(2)总任务:(见“理论分解”部分)
完成二维码第2题;
(3)子任务一:(见“理论分解——审题”部分)
完成二维码第3题;
(4)子任务二:(见“理论分解”部分)
完成二维码第4题;
(5)子任务三:(见“一)演练1”部分)
完成二维码第5题;
(6)子任务四:(见“二)演练2”部分
完成二维码第6、7题;
(7) 子任务五:(见“三)演练3”部分)
完成二维码第8题;
学习支架设计:
(1)范例:提供四个试题以及试题相关文章进行支撑(需提前熟悉文章及试题);
(2)问题:如在“导入”部分,提问:你们对此类分析题是否有入手点?
如在“叙事性散文要点概况”时,提问:结构和内容主要指哪些方面?
建议:在“演练一”部分,建议学生先掌握文章的人物、内容和主题方面等要
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分析时要注意语句的位置,结合结构和
内容的各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4)表格:在演练一二中文章分析部分,都将用表格进行支撑;
(5)图表:在总结部分,将用思维导图进行支撑;
(6)多媒体:将在全过程中运用大数据、微信等信息技术形式进行支撑;
4.自主(探究)学习过程设计:
(1)微课始,对大数据、二维码扫描等信息技术进行了解,使自己具备扫描二维码答题的能力;
(2)微课中,根据难度的差异、时间的推进以及结果呈现的需要等进行合作和独立探究两种形式。在演练二时,由于难度大,并且是第一次探究,所以将采用合作的形式(定要积极提出问题,相互交流);在演练三时,由于难度小,并且之前有过探究经验,故采用自主探究的形式(先把有把握的写出,再根据之前演练的提示一步步思考);
(3)微课末,学生在参与了整个学习过程后,将独立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学习的知识;同时,通过二维码做题并得到所有人做题的数据,可根据该数据分析问题所在,完成学习评价。
5.学习评价设计:
他人评价
自我评价
备注
知识点掌握
做题思路
交流微信做题数据分析结果
补充:
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评价,无需空空填写,字数不限。
6.学生如何使用任务单的指导
(1)请在课前浏览“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1、3、4部分;
(2)课中,根据微课的播放利用微信二维码,完成“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2;
(3)课后,根据上课的感受,以及二维码数据完成“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5;
试题1范文:
伞铺街
①人在天日晴爽的时候,人在天日晴爽的时候,常常是记不起伞的。所以先人才留下了叮咛:饱带干粮晴带雨伞。这句朴素的老话,被一辈辈人们重复着。
“闺女,出门别忘带把伞。”
“娘,我记住了。”
“我儿,伞在门后挂着,记住走时带上。”
“爹,我会带上的。”②就这样,叮嘱带伞的爹娘走远了,记着带伞的儿女也走远了,一代代的人都打着伞走远了。
③只有上苍把下不完的雨,藏在江里海里,存在云里雾里,准备在每一个人的路上,随时泼下来。
④所以,当我每一次走过伞铺街,我的眼睛似乎突然有了重瞳,有了多重视力,我从临街的门里看到了更多的门,从院子里看到了更深的院子,从人群里看见了更多的人群,从已没有伞的门面上看见了很多的伞,很多年代的伞,很多样式的伞。我看见木伞、荷叶伞、棕皮伞、布伞、油布伞、尼龙伞;我看见了唐朝制伞的人,宋朝卖伞的人,清朝修伞的人,民国打伞的人,我还看见不知哪个朝代的粗心后生,可能是唐朝吧,那是个气魄宏大、情思奔放的年代,这后生有点大大咧咧,出门忘了带伞,走到半路下雨了,他衣 衫都湿了,路途遥远,雨还在下,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于是,他在雨地里跑着,差点撞着了一个挑着一筐韭菜叫卖的老汉,他慌忙道歉,他终于找到了伞铺街,他走进了卖伞的铺子,当他谢过店家,打着伞上路,那雨点儿打在伞上,就有点平平仄仄的韵味了,一首唐诗,而且是一首意境温润、对仗工稳的律诗,就在伞下问世了。我还看见,那是民国,新式的“洋伞”刚刚流行,伞铺街也突然洋气起来了。那一对年轻人紧挨着走在一个伞下,男的举着伞,女的手里还拿着一本书,在雨点儿的掩护下,他们说着生活的烦恼和打算,倾诉着细微的情感 HYPE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