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2)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2)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1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的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2)”。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细胞中化合物的种类、分布、功能及相互关系,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质。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科学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科学思维和责任担当等核心素养。通过学习细胞中化合物的组成和功能,学生能够建立结构决定功能的生命观念;通过实验探究,发展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知识在健康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培养社会责任感。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细胞中化合物的种类、分布和功能;
②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质在细胞中的相互作用及其生物学意义;
③通过实例分析,理解细胞化合物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教学难点,
①理解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化合物的复杂结构和功能;
②掌握细胞化合物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机制;
③建立细胞内化合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观念;
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学现象,如细胞分裂、遗传信息的传递等。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显微镜、电脑、投影仪、实物模型或图片、分子模型材料。
课程平台:多媒体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细胞结构动画、化合物结构图、相关实验视频。
教学手段: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演示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展示正常细胞和病变细胞的对比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健康与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2.提出问题:细胞中都有哪些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细胞中有什么作用?
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主题: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细胞中化合物的种类及分布(10分钟)
-讲解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质在细胞中的分布和功能。
-结合实物模型或图片,展示各种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学生观察并总结各类化合物的共同点和区别。
2.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质在细胞中的相互作用(5分钟)
-讲解各类化合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蛋白质与核酸、糖类、脂质等的相互作用。
-引导学生分析实例,理解细胞化合物之间动态平衡的原理。
3.细胞化合物结构与功能的关系(5分钟)
-结合实例,分析细胞化合物结构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化合物结构的变化如何影响其功能?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练习题,教师巡视解答。
2.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点评。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例,如蛋白质在细胞分裂中的作用。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强调重点知识。
六、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化合物与生物体健康的关系。
2.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七、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
1.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学现象。
整个教学过程共计45分钟,紧扣实际学情,凸显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双边互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
知识点梳理
1.细胞中的元素:
-细胞中常见的元素包括碳、氢、氧、氮、磷、硫等。
-这些元素构成了细胞中的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质。
2.细胞中的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
-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
3.蛋白质:
-结构:由氨基酸组成的长链,通过肽键连接。
-功能:催化、结构支持、运输、信息传递等。
-合成: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
4.核酸:
-DNA和RNA:携带遗传信息的分子。
-功能: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
-合成:DNA复制和RNA转录。
5.糖类:
-结构:单糖、二糖和多糖。
-功能:能量来源、细胞识别、结构支持等。
-合成:糖酵解、光合作用等途径。
6.脂质:
-结构: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
-功能:能量储存、细胞膜构成、信号传递等。
-合成:三酸甘油脂的合成。
7.细胞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蛋白质与核酸: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相互作用。
-蛋白质与糖类:在细胞识别和信号传导中相互作用。
-脂质与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