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育学复习要点集锦(适用于教师招聘考试).ppt

发布:2016-08-01约5.78千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育学重点问题 复习整理 教育与教育学部分 一、广义教育的基本形态 1、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自然形态教育 二、关于学校教育的概念 1、是专职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依据一定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受教育者朝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三、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教育影响——受教育者 1、教育影响:内容上说主要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 2、教育影响: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式方法、教育媒体、教育环境 四、教育的本质属性、社会属性 本质属性: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五、教育的起源 1、心理起源说:无意识模仿(孟禄) 2、生物起源说:教育是生物现象(利托尔诺) 六、教育的发展 1、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阶级(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典型代表:中国的唐宋,国外的古希腊、中世纪 2、近代学校教育的特点:国家化义务化世俗化法制化 3、现代学校教育的特点:生产性、普及性、多样性、科学性 4、教育发展的趋势: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 七、重点人物、时代、名词 1、孔子、荀子、墨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凯洛夫、布鲁纳、赞可夫、瓦根舍因 2、夏、西周、春秋、隋唐 3、六艺、七艺、骑士教育、终身教育、义务教育、教育规律、白板说、新旧三个中心、《学记》、《大教学论》、《普通教育学》、《民主主义与教育》 八、注意积累教育史上的人物、教育思想、主要贡献、名言等 教育的基本规律 一、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教育与政治的关系:重点是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2、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重点是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3、教育与文化的关系:重点是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 4、学校文化、校园文化:重点是相关概念、成分、特点。 二、教育与人的发展 1、动因论的代表人物 2、各因素在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特点是学校教育的作用(作用表现及其原因) 3、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其教育措施。要注意此处有可能出简答题。每一规律注意掌握含义、表现、措施三个方面;重点掌握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的四个方面的表现:不同儿童的同一方面、不同儿童的不同方面、不同儿童的不同个性、儿童群众间 4、重点名词:人力资本理论、内发论外铄论、年龄特征、关键期 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 一、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的概念 二、教育目的的功能,重点是评价功能(学校办学效益办学水平、教育教学工作质量、教师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四、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主观依据(教育理想、哲学观念、理想人格、人性假设等)客观依据(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传统、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生产方式) 简答题:我国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有哪些?(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人们的教育理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五、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孟子、卢梭、裴期泰洛齐、马斯洛。又分成自然主义(卢梭)、自由主义(裴期泰洛齐)、存在主义(萨特)等教育目的论。 六、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代表人物:荀子、赫尔巴特、柏拉图、涂尔干、巴格莱。又分成社会学派教育目的论(涂尔干)、国家主义教育目的论(凯兴斯泰纳) 七、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①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②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③我们要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八、素质教育的内涵:两全、两重点、一个性。 素质教育的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素质教育的三大任务:身体素质、心理素 质、社会任务 九、学制的概念: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教育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十、建立学制的依据:(生产力、科技、政治经济制度、人口、身心发展规律、学制传统、国外学制) 十一、学制发展的三个阶段:前制度化、制度化、非制度化 十二、我国近代学制的演变 十三、我国现行的学制: 从层级上: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从类别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 十四、学制改革的趋势;学前教育与小学衔接、延长义务教年限、中等普通教育与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