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学校食堂食品采购管理制度(2篇).docx

发布:2025-03-05约2.28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学校食堂食品采购管理制度(2篇)

篇一

一、总则

为保障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确保师生饮食健康,规范食品采购流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组织机构

1.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总务主任、食堂管理员等为成员,负责全面监督和管理食堂食品采购工作。

2.采购小组:由总务处牵头,食堂管理员、财务人员、教师代表等组成,具体负责食品采购的组织实施。

三、采购原则

1.安全性原则:采购的食品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确保无农药残留、无添加剂超标等问题。

2.质量优先原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优先选择质量高、信誉好的供应商。

3.公开透明原则:采购过程公开透明,接受师生监督。

4.经济合理原则: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合理控制采购成本。

四、供应商管理

1.供应商资质审查:所有供应商必须提供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等相关资质证明,经审核合格后方可纳入供应商名录。

2.供应商评估: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内容包括产品质量、供货及时性、服务态度等,不合格者予以淘汰。

3.供应商档案管理:建立供应商档案,记录供应商的基本信息、供货记录、评估结果等。

五、采购流程

1.需求计划:食堂管理员根据就餐人数、季节变化等因素,制定每周食品采购计划,报总务处审核。

2.询价报价:采购小组根据采购计划,向合格供应商询价,获取报价单。

3.比选确定:采购小组对报价单进行综合比选,确定最优供应商。

4.签订合同:与确定后的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5.验收入库:食品到货后,由食堂管理员、质检人员共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

6.付款结算:财务人员根据验收单和合同约定,及时办理付款手续。

六、质量控制

1.源头控制:优先选择有自有基地或可追溯源头的供应商,确保食材来源安全。

2.过程监控:加强对采购、验收、储存、加工等环节的监控,确保食品质量。

3.定期检测:定期对食品进行抽样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食品安全隐患。

七、监督与问责

1.内部监督:学校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定期对食品采购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外部监督: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家长、社会的监督,设立投诉举报渠道。

3.责任追究:对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八、附则

1.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管理制度由学校食品安全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篇二

一、总则

为加强学校食堂食品采购管理,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保障师生饮食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组织架构

1.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由校长担任主任,分管副校长、总务主任、食堂管理员、教师代表等组成,负责全面领导和监督食堂食品采购工作。

2.采购工作小组:由总务处牵头,食堂管理员、财务人员、质检人员等组成,具体负责食品采购的组织实施。

三、采购原则

1.安全第一:采购的食品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确保无污染、无添加剂超标等问题。

2.质量优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优先选择质量高、信誉好的供应商。

3.公开透明:采购过程公开透明,接受师生及社会监督。

4.经济合理: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合理控制采购成本,避免浪费。

四、供应商管理

1.资质审查:所有供应商必须提供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等相关资质证明,经审核合格后方可纳入供应商名录。

2.定期评估:每学期对供应商进行一次评估,内容包括产品质量、供货及时性、服务态度等,不合格者予以淘汰。

3.档案管理:建立供应商档案,详细记录供应商的基本信息、供货记录、评估结果等。

五、采购流程

1.需求计划:食堂管理员根据就餐人数、季节变化等因素,制定每周食品采购计划,报总务处审核。

2.询价报价:采购工作小组根据采购计划,向合格供应商询价,获取报价单。

3.比选确定:采购工作小组对报价单进行综合比选,确定最优供应商。

4.签订合同:与确定后的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5.验收入库:食品到货后,由食堂管理员、质检人员共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

6.付款结算:财务人员根据验收单和合同约定,及时办理付款手续。

六、质量控制

1.源头控制:优先选择有自有基地或可追溯源头的供应商,确保食材来源安全。

2.过程监控:加强对采购、验收、储存、加工等环节的监控,确保食品质量。

3.定期检测:定期对食品进行抽样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食品安全隐患。

七、监督与问责

1.内部监督: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定期对食品采购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外部监督: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家长、社会的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