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堂食品采购管理制度(2篇).docx
学校食堂食品采购管理制度(2篇)
学校食堂食品采购管理制度一
总则
为加强学校食堂食品采购管理,保障师生的饮食安全和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采购人员要求
1.专业知识与技能
采购人员需具备一定的食品专业知识,熟悉各类食品的质量标准、感官鉴别方法等。定期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每年不少于[X]小时,以不断更新知识,提高采购水平。
2.职业道德与责任心
采购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廉洁奉公,严格遵守采购制度和纪律。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把保障师生食品安全放在首位,杜绝采购过程中的违规行为。
3.健康要求
采购人员需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从事食品采购工作。如在工作期间出现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应立即停止采购工作,待治愈后经体检合格方可重新上岗。
供应商管理
1.供应商筛选
学校应成立供应商评估小组,成员包括食堂管理人员、财务人员、教师代表等。评估小组按照严格的标准筛选供应商,要求供应商具有合法的经营资质,如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或食品经营许可证等。优先选择信誉良好、生产规范、供应能力强的供应商。
2.实地考察
对初步筛选出的供应商,评估小组要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内容包括供应商的生产环境、加工工艺、卫生状况、质量控制体系等。实地考察后要形成详细的考察报告,作为是否选择该供应商的重要依据。
3.签订合同
与确定的供应商签订详细的采购合同,合同中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食品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标准、价格、交货时间、交货地点、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同时,要求供应商提供食品质量承诺书,保证所供应的食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学校的要求。
4.供应商评价与淘汰
建立供应商评价机制,定期对供应商的食品质量、供应及时性、售后服务等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对评价为优秀的供应商,可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更多的合作机会;对评价为合格的供应商,要督促其不断改进;对评价为不合格的供应商,要及时淘汰,并解除采购合同。
采购计划制定
1.需求分析
食堂管理人员应根据学校师生的就餐人数、饮食习惯、季节变化等因素,对食品的需求进行准确分析。每周制定一次食品采购计划,每月进行一次总结和调整。
2.计划内容
采购计划应包括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预计采购时间等详细信息。同时,要考虑食品的库存情况,避免出现积压或短缺的现象。采购计划需经食堂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报学校相关部门批准。
采购流程管理
1.询价与议价
采购人员根据采购计划,向选定的供应商进行询价。至少选择[X]家供应商进行比较,了解市场价格行情。在询价的基础上进行议价,争取获得合理的价格和优惠条件。
2.订单下达
确定供应商和采购价格后,采购人员应及时下达采购订单。订单应明确食品的详细信息、交货时间、交货地点等要求,并要求供应商签字确认。
3.食品验收
食品到货后,食堂验收人员要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食品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包装、保质期等。验收时要查看食品的相关证件和检验报告,对肉类、禽类等食品要查看动物检疫合格证明。验收合格的食品要及时入库,并填写验收单;验收不合格的食品要立即退回供应商,并做好记录。
4.付款结算
采购人员根据验收单和采购合同,及时办理付款结算手续。付款应通过银行转账等正规方式进行,确保资金安全。财务部门要对付款进行严格审核,核对采购合同、验收单、发票等相关凭证,确保付款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采购质量管理
1.食品质量标准
学校应制定严格的食品质量标准,采购的食品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对米、面、油、肉、蛋、奶等主要食品,要明确具体的质量指标,如色泽、气味、口感、营养成分等。
2.食品检验检测
定期对采购的食品进行检验检测,可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指标等。对检测不合格的食品,要立即停止使用,并追溯来源,追究供应商的责任。
3.食品追溯体系
建立食品追溯体系,对采购的食品实行全程追溯。要求供应商提供食品的来源、生产加工过程、运输储存等信息,学校要做好采购记录,包括采购时间、供应商名称、食品名称、数量、质量检验情况等。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能够及时追溯到问题食品的源头,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采购资金管理
1.预算编制
学校财务部门应根据食堂的实际运营情况,合理编制食品采购预算。预算要充分考虑食品价格波动、师生就餐人数变化等因素,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资金使用监督
加强对采购资金使用的监督,确保资金专款专用。采购人员要严格按照预算和采购计划使用资金,不得擅自扩大采购范围或提高采购标准。财务部门要定期对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