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历史生成、本质规定、世界意义.pdf
中国式现代化:历史生成、本质规定、世界意义*
陆晓娇杨学功
(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
摘要:大历史尺度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洋务运动到民国时期主要通过学习和
采借西方经验开启现代化的阶段;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独立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阶段。这是
两个既有历史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阶段,亦可称之为中国现代化的两次浪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
质规定,需要回答“现代化中最一般和最稳定的属性”“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其他现代化的特有属性”,以
及“中国式现代化内在矛盾运动所决定的根本属性”三个基本问题。这就要通过“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
征揭示其内在特质。“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作为突破西方主导的现代化
模式之外的一种特殊类型,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无疑具有借鉴意义。在矫正“普世价值论”、突破“西方中
心论”、超越“历史终结论”、消弭“文明冲突论”等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都具有世界性意义。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历史生成;本质规定;世界意义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
B0-0A1001-862X202304-0005-011
DOI:10.16064/34-1003/g0.2023.04.02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领先水平。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特别
一个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命题,即“以中是工业革命的发展和现代大工业体系的建立,西
[]
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1。同方率先进入了现代化行列,同时开启了全球化进
时又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程,但中国却在同一历史时期日益陷入封建专制
[]
供了新的选择”116。自此之后,“中国式现代化”迅统治下的社会停滞状态,迅速地落后了。1840年
速成为学术理论界的研究热点。本文拟在关于现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从此西方列强在中国
代化和全球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吸纳学术界的进行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殖民掠夺,引发了中华民
最新研究进展,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论证族苦难深重的民族危机。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并在全球化背景回顾这一段离我们并不遥远的历史,不难看
和世界现代化浪潮的宏观视野下,通过与西方现出贯穿近现代中国历史的两大基本主题:一是寻
代化的比较研究,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规求民族独立,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就前者来说,由
定和世界意义。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侵略使中国沦为半殖民
地的悲惨状态,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受到极大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生成伤害,所以迫切需要“救亡”,彻底摆脱西方列强
对中国的控制,求得民族独立;就后者而言,既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直到、然中国的落后是其沦为被动挨打境地的一个重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