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准则内审检查表2018.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1 / NUMPAGES2
内部审核检查表
审核日期:内审员:
本检查表依据2016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制定,编号与准则一致。
条款
审核内容
审核方法
评审结论
备注
符合
观察
不符合
不适用
4.1
依法成立并能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4.1.1
检验检测机构或者其所在的组织应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对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负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检验检测机构应经所在法人单位授权。
查:有效的法律地位文件:事业法人是否有法定主管部门的批建文件;
查:承担法律责任的承诺。
查:独立行文、独立账目、独立开展检验检测工作、独立核算。
4.1.2
检验检测机构应明确其组织结构及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
查:有无组织机构框图、质量职能分配表、质量保证框图。(组织机构框图表述是否正确;质量职能分配表是否合理;质量保证框图是否明确,技术管理和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是否明确)
4.1.3
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从事检验检测活动,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客观独立、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恪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
查:是否有公正性声明或承诺及相关的程序或制度,
有无违规现象(含信用等级等行业规定)
4.1.4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维护其公正和诚信的程序。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不受来自内外部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确保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真实、客观、准确和可追溯。
若检验检测机构所在的单位还从事检验检测以外的活动,应识别并采取措施避免潜在的利益冲突。
检验检测机构不得使用同时在两个及以上检验检测机构从业的人员。
查:是否建立了公正性和诚实性程序,能否取得作用。
查:有公正性和诚信的承诺(不受行政和商业的、相关利益的干预)。是否有制度保证?或有规定和相应记录。承诺是否得到有效实施。
如有从事检验检测以外的活动,是否进行识别,是否有制度、有措施保证不受影响。实施情况是否满足要求。
查:机构人员一览表,上岗证和检验检测人员承诺书,人员是否有在两个及以上检验检测机构从业的情况。
4.1.5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保护客户秘密和所有权的程序,该程序应包括保护电子存储和传输结果信息的要求。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对其在检验检测活动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负有保密义务,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保密措施。
查:是否建立了保护客户的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的程序,是否按照保密规定,做到保护客户商业或技术产权的事项,以保证客户的利益不被侵害。
4.2
具有与其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相适应的检验检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4.2.1
4.2.1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人员管理程序,对人员资格确认、任用、授权和能力保持等进行规范管理。检验检测机构应与其人员建立劳动或录用关系,明确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任职要求和工作关系,使其满足岗位要求并具有所需的权力和资源,履行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职责。
查:是否制定人员管理程序文件,对人员录用、任职资格、培训和考核做出规定。查:机构是否与使用人员签订合同,是否证实使用建立了录用关系、劳动关系、聘用关系的人员。
(查:社保、医保)
查:机构是否建立程序,对人员职责、任职条件、权利和相互关系进行规定。
查:机构是否配置满足要求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他们在管理体系中是否具有相应的权力和资源,相关人员数量是否满足要求。
4.2.2
4.2.2检验检测机构的最高管理者应履行其对管理体系中的领导作用和承诺:
负责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
确保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确保管理体系要求融入检验检测的全过程;
确保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确保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
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客户要求;
提升客户满意度;运用过程方法建立管理体系和分析风险、机遇;
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
查: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最高管理者履行全面组织管理体系运行和持续满足要求的承诺,包括管理体系变更时,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证据查:
最高管理者是否建立健全沟通机制,是否有程序,有哪些沟通的形式,是否有记录等。
查:最高管理者是否负责管理体系的整体运作,发布或授权发布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输入管理评审。
查:质量手册内容是否齐全,是否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机构描述、人员职责、支持性程序、手册管理等。
质量方针目标是否经最高管理者授权发布。
最高管理者对遵循准则及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是否进行了承诺。
4.2.3
4.2.3检验检测机构的技术负责人应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全面负责技术运作;
质量负责人应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得到实施和保持;
应指定关键管理人员的代理人。
查:技术负责人任职条件是否在管理体系文件中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