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科专业培养方案
一、总体思路
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总体部署,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
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
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结合清华大学 “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着
力提高工程教育质量,致力于培养“研究型、管理型、创新型、国际型”的卓越工程
人才,实施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培养体系和课程改革,加强与国外一流大学和国内外知名企
业联合培养卓越工程技术人才,重点提高工科学生的国际视野、团队沟通与协作能力、创新
与工程实践能力。本科生毕业后应能胜任化学工程和相关领域的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的
研究开发及生产和技术管理工作。
二、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
1.本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标准
在通用标准的指导下,以行业专业标准为基础,结合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专业的特
点和清华大学的特色及人才培养定位,制定如下的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专业培养标准。
1.1 基础知识和工程能力
1.1.1 基础科学知识
具备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工程科学技术知识以及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包括
数、理、化学、生物基础、计算机、外语等知识。
1.1.2 核心工程基础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1.1.3 高级工程基础知识:包括工程应用软件、化工节能技术、绿色技术等知识
1.2 个人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1.2.1 工程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了解化工市场、用户的需求变化以及技术发展趋势;能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把
握总体目标、分清事情的主次;制定化工过程工程或者产品工程开发设计计划任务书
1
(包括方案设计、建模、实验、制造及采购等)。
(2)建立模型
应用假设简化复杂的系统和环境;在概念设计阶段,建立过程的简化模型;并进行
初步的模拟。
(3)判断和定性分析
根据模型进行必要信息的判断和估计;应用事件和序列的概率统计模型;设计实验,
进行分析验证,并进行工程成本效益分析和风险分析;提取和分析不完整和不清晰的
信息;工程成本效益分析和风险分析;讨论决策分析。
(4)解决方法和建议
参与解决方案的设计、开发,考虑成本、质量、安全性、可靠性、外形、适应性以
及对环境的影响,找出、评估和选择完成实际工程项目和企业课题所需的技术、工艺
和方法,确定解决方案;参与制定实施计划;实施解决方案,完成工程任务,并参与
相关评价;分析解决方案的关键结果和测试数据;分析并调整结果中的偏差;形成总
结性建议,评估解决问题过程中可以改善的地方;参与改进建议的提出,并主动从结
果反馈中学习;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
能力。
1.2.2 实验中探寻知识
(1)依托化工专业实验室、学校工程训练中心,为学生提供的工程实践教学资源和
条件。通过从化工原理学习、化工装置的拆装训练到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与课程设计,
再到结构设计直至加工制造的全过程,全方位的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分
析实验的目的,找寻关键因素并建立关联;选择合适的假设理论并建立符合实验要求
的假设;掌握文献检索的知识和技能;从问题中抽取出关键因素;能利用多种渠道进
行文献检索,并能形成可利用的结论报告。
(2)实验探索
根据问题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利用已有知识储备建立实验条件;通过实验对研究
的问题进行验证,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论证;提出改善工程产品、系统、服务效能的
方案;探索和发现本专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应用领域。结合化工过程仿真、科研
训练、科研项目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2.3 系统思维
能从整体的、全局的角度把握问题;能把握工艺和过程的结构合理性;能发挥各要
2
素的作用;能决定问题的轻重缓急;能在决议时权衡、判断和平衡。
1.2.4 个人技能和态度
(1)主动和愿意冒险能够主动承担项目,担任项目负责人或小组负责人。
(2) 执着与变通: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自信、灵活地处理新的人际关、适应不断
变化的工作环境。
(3)创造性思维: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能力。
(4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