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清华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pdf

发布:2025-03-25约4.47万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清华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第1页

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科专业培养方案

1总体思路和培养模式

继续强化“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着力提高工程教育质量,致力

于培养“研究型、管理型、创新型、国际型”的卓越工程人才。具体而言,实施以能力提升

为核心的培养体系和课程改革,加强与国外一流大学和国内外知名企业联合培养卓越工程技

术人才,重点提高工科学生的国际视野、团队沟通与协作能力、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目标

思路:“适合学生成长、切合清华实际、符合国家战略、汇合全球发展”,持续保持清华大学

电机系人才培养的优势。

根据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结合电气工程学科发展的实际需要,清华大学电机系确定了

培养基础扎实、创新能力突出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的总体目标。在坚持人才培养总体方向的

前提下,面向国民经济和学科发展前沿的重大需求,制定了近期的人才培养战略:将“通才

教育与英才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给“通才”拓

宽通道,为“天才”开辟空间。

学生按本科需求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学生本科阶段校内外实践环节累计不少于1年。达

到本科毕业标准,取得工学学士学位。同时在本科生中进行遴选,对一部分具有科研能力、

创新素质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本专业将实行校企联合、本硕贯通的模式,实施“4+1+1”

模式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其中,本科阶段按4年制本科完成学业,部分学生通过选拔进入

硕士阶段培养。本科、硕士、博士阶段均安排不少于一年时间的工程实践(实习)。

社会需求教育理念行业引领

培养目标

基础能力创新能力人文素养

学科课程师资企业科研教学学术激励管理

基础体系队伍导师训练模式氛围机制机制

卓越工程师

清华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第1页

清华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第2页

图1电气工程学科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

本科培养方案共173学分,分布如下:

表1本科培养方案课程分布

课程类别学分数

人文社会科学类39

自然科学基础类36

工程技术基础类34

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程33

实习实践类16

(企业)综合论文训练15

根据清华大学电机系的生源特点和已有的课程安排,我们认为在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

培养计划”时需要重点考虑的是提升学生在学期间对工程实践的理解,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

力的培养,同时扩充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加人文、管理、经济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