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匆 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8匆匆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通过读课文,可以从文章中感受到作者对时间匆匆即逝的惋惜之情。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走进课文,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感悟出“要珍惜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有意义的事情”的道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读写并理解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妙用比喻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2.通过抓住重点句段,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品析文中优美的语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难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惆怅的音乐、教学课件。
学生:搜集朱自清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激发爱惜时间的情感。
课时重难点:
重点: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过程:
一、名言欣赏,激情引入
1.指名背诵课前搜集的关于珍惜时间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等。
2.是啊!时间转眼就流逝了,尽管人们知晓了时间的可贵,可是却无法挽回已逝去的时日了。90年前一位年轻人和我们有着同样的感觉,这个人就是朱自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匆匆》。(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播放《匆匆》朗读作品,学生欣赏完后回答,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要读正确读通顺。
3.指名读文,纠正字音和断句不准的地方。
4.自学生字新词,检查学生对下列词语的理解:确乎、涔涔、潸潸、凝然、徘徊。
5.练习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要反复读几遍。
6.练习把课文读熟,指名读给大家听。
三、再读课文,理清结构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它到哪里去了呢?)(学生自由举手回答)
2.再读课文,按作者叙述的顺序,理清文章的脉络。
(1)学生自由举手说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运用一个排比句,采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提出了问题。
第2自然段:写作者自己的八千多个日子在无声无息中消失了,表达了作者无限的感慨。
第3自然段:作者以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具体写出了日子是怎样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的。
第4自然段:写作者对人生的思索,流露出他不甘心虚度此生的思想。
第5自然段:照应开头,突出了作者对时光匆匆的感慨,引人深思。
(2)划分层次,总结层意。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提出“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的问题。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具体地写日子的匆匆流逝及作者的反思。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照应开头,再次提出开头的问题。
四、自主感悟,初步理解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时光特点的词语。
2.画出感悟最深的句子,在能读懂的句子旁边作批注。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小组之间交流一下读书体会,讨论不懂的问题。
4.组长记录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五、拓展延伸
1.朱自清先生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你说一说,并尝试着用朗读表达出你的理解。
2.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板书设计:
匆匆EQ\*jc0\*hps21\o(\s\up9(时间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伤感、无奈)),照应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