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剂临床应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脱水剂的临床应用 临床常用脱水剂 20%甘露醇 甘油果糖 利尿剂:速尿、双克 白蛋白 高渗盐 激素 甘露醇 机制: 组织脱水作用: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间隙的水分进入血管内,从而减轻组织水肿,降低眼内压、颅内压和脑脊液容量及其压力。 利尿作用(渗透性利尿):甘露醇自肾小球滤过后极少(10%)由肾小管重吸收,故可提高肾小管内液渗透浓度,减少肾小管对水及Na+、Cl-、K+、Ca2+、Mg2+和其他溶质的重吸收。 甘露醇和甘油果糖联合治疗脑出血疗效(治疗组)与单用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对照组)疗效的病例对照研究。 结果表明: 1、30天后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T显示治疗组血肿周围组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血肿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60天后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联合治疗有疗效。 2、神经功能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甘油果糖可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白蛋白降颅压的机制:可提高胶体渗透压,促进血肿吸收。半衰期为20天左右,降颅压作用持久而稳定。 用法:50~100ml静滴,每日一次。使用越早越好。 价格昂贵一般用于低蛋白血症者,或作为辅助用药与其他脱水剂合用。 白蛋白用于血管性卒中的优越性: 1、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停药后无反跳现象。 2、进入血脑屏障后被神经细胞吸收的白蛋白,可对神经元起保护作用。另外可促进胶质细胞的有丝分裂,形成胶质斑块,修复血脑屏障。 3、进入脑组织的白蛋白能提高神经元的丙酮酸代谢,维持病理状态下的神经元代谢。 4、白蛋白可使SOD变得更稳定,SOD是人体自由基的重要清除剂。结合体内毒性物质,改善机体内环境。 5、清除血管内粘附的物质,增加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的流速,改善血肿周围损伤区局部血液循环。 6、减轻细胞毒性的脑水肿、维持内皮细胞的功能、动员全身脂肪酸等。 速尿:1、抑制离子和水的重吸收,血液浓缩,渗 透压增高,间接的使脑组织脱水,降低颅内压。 2、减少脑脊液的生成(20%~40%)。 用法:20~40mg每日2~4次静脉注射。常与甘露醇交替使用,增强脱水效果。 不良反应:水电解质紊乱,耳毒性,高尿酸血症。 注:使用过程中注意监测水电解质和肾功。 速尿和甘露醇或甘油果糖的联合使用的病例对照研究发现联合用药效果更好。 减少单种药物剂量,减少不良反应; 增强脱水效果; 作用互补。 谢谢! * * 原则:早期、短时、适量 使用方法:125~250ML,每6~8小时一次,疗程为7~10天。如有脑疝征象可加快加压静脉滴注。 不良反应: 1、水、电解质紊乱 2、血肿扩大 3、反跳现象 4、渗透性肾病 因静脉滴注高渗溶液引起肾小管细胞肿胀、空泡样变性称为渗透性肾病(osmoticnephrosis,简称ON),临床可表现为蛋白尿、血尿、肾功能损害,严重者发生急性肾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甚至导致死亡。 治疗:1、停用甘露醇。 2、药物:呋塞米,激素冲击治疗。 血管扩张剂(多巴胺、酚妥拉 明) 纠正酸中毒 (碳酸氢钠) 3、透析治疗。 注:1、甘露醇外渗可致组织水肿、皮肤坏死。 2、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3、甘露醇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可转化为葡萄糖,所以,对于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的患者,应慎重使用。 4、心肺功能不全者、活动性颅内出血者禁用。 5、甘露醇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监测水电解质及肾功能。 6、20%甘露醇为过饱和溶液,低温易析出结晶,可水浴加温并振荡溶解后方可使用。 提倡使用半量甘露醇 使用时间在一周以内 少量脑出血(10ml)无脑疝危象或无明显的意识障碍,建议早期不使用甘露醇,减少出血性卒中进展的几率。 甘油果糖:渗透性利尿剂 用法:500ml静滴,1~2次每天,3~6小时滴完,可用于轻症患者,重症患者的病情好转期及肾功能不全者。 甘油果糖与甘露醇的病例对照研究表明:降颅压的起效时间及降压幅度无差别。 优点:1、不引起水电解质紊乱 2、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