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13届财务管理专业财务会计第一章总论.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财务会计的目的
(二)会计的根本目的
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企业会计的根本目的
(三)会计的具体或直接目的
要真正发挥企业会计的作用,还必须明确会计的具体目的或直接目的。而通常所说的会计目的,也都是指企业的具体目的或直接目的
由于企业会计发挥作用的主要形式是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因此,分析企业会计的具体目或直接目的,主要是明确企业会计为谁提供和怎样提供信息的问题;也可以说,这里讲的会计目的主要是指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
会计的具体或直接目的——提供信息满足有关信息需求者的需求。具体包括:
1、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对会计信息的需要
企业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而正确的企业决策必须以客观的、有用的数据和资料为依据,会计信息在企业决策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满足企业外界对会计信息的需要。
企业的会计信息不仅为企业内部管理所需要,还为企业外部有关决策者所需要。因为企业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然要与外界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进行信息交流。具体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外界需要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的,至少有五个方面的关系人:
(1)企业的所有者。在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分离的情况下,企业所有者需要的会计信息如下:
是否应该对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
是否应该转让在企业中的投资(如出售股份)。
企业管理当局是否实现了企业的目标。
企业的经营成果怎样。
企业的盈利分配政策(如股利政策)如何。
对于潜在的投资者来说,主要依赖会计信息,作出是否参加企业投资的决策,(如决定是否购买某家公司的股票。)
(2)企业的债权人。债权人需要的信息是:
企业的财力是否充裕,是否足以偿还起债务。
企业的获利情况怎样。
是否应该贷给企业更多的资金。
是否应该继续保持对企业的债权(如是否转让公司的债券)。
对于潜在的债权人来说,需要依靠会计信息,作出是否贷给企业资金的决策。
(3)政府部门。有关政府部门(如税务机关),要通过会计信息了解企业说承担的义务情况。例如:
企业缴纳所得税和企业税金的情况。
企业是否遵守有关法律规定。
企业向各级政府的法定机构提供的各种报告是否正确。
对我国的国有企业来说,企业还有义务向有关政府管理部门提供进行宏观调控所需要的会计信息。
(4)职工与工会。
企业的职工与工会主要关心下列问题:
企业是否按正确的方向从事经营,为其职工提供稳定而持久的工作职位
企业福利待遇有何变动
企业的获利情况怎样;利润增加时,企业能否支付较高的工资与奖金
(5)企业的顾客。企业的顾客虽然不参与企业资源的配置,但在许多方面与企业存在着利益关系。顾客主要关心下列问题:
企业的财力是否充裕,是否足以保证长期供应顾客所需要的产品。
是否应该从该企业增加产品购买量。
企业的经营行为和这个政策是否和顾客的目的相矛盾。
二、财务会计的特点P4
表1.企业内部和外部对会计信息需求之间的差异
(二)经济环境影响决定会计目的的三因素 P5
而经济环境对于上述决定会计目的的三个因素均有重要影响,其具体表现如下:
1、经济环境影响会计信息的需要
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经济管理机制以及企业的规模与组织形式等,都会影响会计信息的需求。
2、经济环境影响会计提供信息的能力
这主要表现在企业会计的程序与方法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在会计方法上,随着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要求企业采用新的方法,提供有用的信息。
在会计报告的方法上,现金流量表的产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会计工作的手段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例如,从手工记帐发展到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处理。
3、经济环境影响提供会计信息的意愿
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对外提供会计报表主要是例行公事、完成任务,基本上是一种消极被动的行为。
在现今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自主权扩大,筹资渠道多元化,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如为了筹集到所需资金),往往更愿意对外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第二节 企业会计准则
社会经济背景(以美国为例):
20世纪初,股份公司成为资本主义企业的典型形式。其造成的结果如下:
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了股东、债权人、政府税务机关和企业管理当局等各种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利益集团。它们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都要求企业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以便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企业为了获取有保障的资金来源,必须不断提高会计报表的质量,以满足投资者与债权人的决策需要。
西方国家会计准则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
表2.美国会计准则产生的过程(1)
西方国家会计准则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
表2.美国会计准则产生的过程(2)
三、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
我国企业会计标准自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一直采用企业会计制度形式。1992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