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验三--RL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实验报告.doc

发布:2025-02-13约1.39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三RL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实验报告

14级软件工程班

候梅【实验目的】

用存储示波器观察RC,RL电路的暂态过程,理解电容,电感特性及电路时间常数τ的物理意义。

用示波器观察RL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理解阻尼振动规律。

进一步熟悉使用示波器。

【实验仪器】

电感箱、电容箱、电阻箱、函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导线等。

【实验原理】

在阶跃电压作用下,RLC串联电路由一个平衡态跳变到另一平衡态的转变过程,这一转变过程称为暂态过程。暂态过程期间,电路中的电流及电容,电感上的电压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称为暂态特性。1.RC电路的暂态过程。

电路如图所示:

【实验结果与分析】

观测U波形时:方波信号500Hz输出;分别取:第一组R=1000?,C=0.5uF,第二组R=500?,C=0.2uF;

用示波器观测波形后,我们在坐标纸上绘制了U、U、U的波形图,从图中可以看到:U、U、U三者周期、相位均相同。且U=U-U。U、U都是呈指数型变化的,然而U比U变化的缓一些。在阶跃电压的作用,U是渐变接近新的平衡值,而不是跃变,这是由于电筒C储能元件,在暂态过程中不能跃变。而U变化幅度很大,理论上,U的峰值应该是是U的峰值的两倍,因为开关接1时,给电容正向充电时,R两端的电压为E,当反向电容放时,R两端电压为-E,两者之差为2E,就是U的峰值。而事实上,我们看到的波形图中U的峰值小于2U,这可能是由于:

电阻内部有损耗、欠阻尼振荡状态下的电感和电容存在着附加损耗电阻,并且其阻值随着振荡频率的升高而增大.故实际上电路中的等效阻值大于R与用万用表测出的电感阻值之和.

数字示波器记录的数据精确度有限造成误差。

数字示波器系统存在内部系统误差。

外界扰动信号会对示波器产生影响。

电器元件使用时间过长,可能造成相应的参数有误差。

电源电压不稳定.

测量RC串联电路的时间常数:我们取一个峰值处为t,取与其最近的一个零点处为t,调节示波器将t和t时间段的波形放大到合适大小,从光屏上测出半衰期(此时U=E/2)t为92.0s,通过公式U=E·e,计算出时间常数为132.73s。

RL电路暂态的观测:

观测方法与RC电路暂态过程的观测方法类似,分别测试了两组数据:第一组R=200?,L=0.02H,第二组R=40?,L=0.04。从图中可以看到:U、U、U三者周期、相位均相同,且三者都是呈指数型变化。此时观测到U、U、U三者的峰值不同。从波形图可看出,RL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是不能突然变化,而电感两端的电压是能够突然变化的。

RL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快慢与时间常数有关。通过与测量RC中时间常数的类似方法,可以测出相应的时间常数。所测的时间常数可能会偏小,原因是欠阻尼振荡状态下的电感和电容存在着附加损耗电阻,并且其阻值随着振荡频率的升高而增大.故实际上电路中的等效阻值大于R与用万用表测出的电感阻值之和。

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试验,让我们学会了用示波器来观测RC和RL的暂态过程,更加深入的理解了电容、电感特性及时间常数的物理意义。同时进一步熟悉使用示波器。培养我们对物理电路的分析能力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