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福建省道路交通伤害病例对照分析.doc

发布:2017-03-25约1.87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前道路交通伤害事件日益严重,已成为全球性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在《流行病学实习教程》——实习3——课题七的学习中,发现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状况与发生路面类型、天气状况存在关系,但因其选用的指标不恰当,且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状况与驾驶人员的个体状况也存在关系。为深入了解道路交通伤害的主要危险因素,计划于2015-2016在福建省开展道路交通伤害病例对照研究,为今后开展针对性预防控制工作奠定基础。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福建省2015-2016发生道路交通伤害的机动车或非机动车驾驶人作为病例(交通伤害的定义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执行,不包括死亡者),按1:1的配比系数,选择年龄(-5~+5)岁、同性别、同驾乘角色、同行政区域内2015-2016年未发生道路交通伤害的机动车或非机动车驾驶人作为对照 1.2方法 由经过培训合格的调查员按照设计的调查表对符合病例和对照纳入标准的调查对象采用面访形式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交通工具情况,驾驶相关行为发生状况,既往睡眠状况、吸烟饮酒史、服药史患病史,道路交通伤害发生时的天气状况、路况、个人身体状况、吸烟、饮酒、服药、睡眠状况等。 1.3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收集的资料经过核查、修正、验收、归档等一系列步骤后,再进行适当编码,输入计算机。描述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进行均衡性检验,必要时做显著性检验。计算OR值,95%CI,卡方值,P值,进行统计学推断。 2.结果 2.1 基本状况 2.2 1:1配对单因素logistic分析 2.3 1:2配对多因素logistic分心 3.讨论 表1 变量赋值说明 变量 赋值 婚姻状况 未婚=1其他=0 文化程度 初中及以下=1,高中及以上=0 职业 职业驾驶员-1,非职业驾驶员=0 体质指数(BMI) BMI=24或BMI18.5=1,18.5=BMI24=0 驾车情况 每周驾车3次及以上且每次驾车2h以上=1,其他=0 车辆检修 平均每季度检修1次及以上=1,每季度检修小于1次=0 配置安全设备 配置安全设备=1,未配置=0 违法行为处罚 过去1年有违法行为被处罚=1,没有处罚=0 交通不良行为 过去1年有交通不良行为=1,无交通不良行为=0 慢性疲乏 最近1个月感到疲乏=1,没有=0 长期睡眠缺乏 最近1个月每日平均睡眠少于6h=1,大于等于6h=0 凌晨驾车情况 最近1个月曾在凌晨2~5点驾车=1,没有=0 吸烟史 吸烟=1,不吸烟=0 视力情况 近视=1,视力正常=0 慢性疾病患病史 患有慢性疾病=1,没有=0 服药史 最近1个月有服药=1,没有=0 过量饮酒史 最近1个月有过量饮酒=1,没有=0 天气状况 事故发生时天气一般或恶劣=1,良好=0 车道类型 事故发生时所行车道错误=1,正确=0 道路状况 事故发生时道路状况一般或恶劣=1,良好=0 身体状况 事故发生时身体状况一般或不适=1,良好=0 驾驶时间 事故发生时行驶时间3h及以上=1,3h以下=0 安全带/头盔佩戴 事故发生时使用安全带/头盔=1,未使用=0 超速 事故发生时超速=1,没有超速=0 饮酒 事故发生时前2h饮酒=1,未饮酒=0 吸烟 事故发生时前2h吸烟=1,未吸烟=0 服药 事故发生时前2h服药=1,未服药=0 睡眠时间 事故发生时前1d睡眠少于6h=1,大于等于6h=0 睡眠质量 事故发生时前1d睡眠质量差=1,良好或一般=0 注:慢性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表2 道路交通伤害危险因素1;1配对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变量 OR值 95%CI 卡方值 P值 文化程度 驾车情况 车辆检修 长期睡眠缺乏 凌晨驾车情况 吸烟史 天气状况 道路状况 身体状况 安全带/头盔佩戴 超速 睡眠时间 表3 道路交通伤害危险因素1:1配对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变量 Coef P值 OR值 95%CI 驾车情况 车辆检修 吸烟史 车道类型 身体状况 安全带/头盔佩戴 睡眠时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