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的喜剧(上课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预习检测 字音辨识 菱角 篓子 蝗虫 酣然 笑嘻嘻 摔筋斗 文中作者认识菱角的过程是怎样的?之后作者又联想到了什么?作者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认识菱角的过程:小时候家乡:两个菱角 广西:三个菱角 重庆:四个菱角 一查辞书:早已说清 浙江嘉兴:没有角的 联想:生物、化学、物理、医学等方面的事例。 启示:“复杂性、多样性,总是贯穿于一切事物之间。”“复杂性、多样性的事物原是这样无往不在的” 作者这种引入话题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从生活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自然入题,通俗易懂,表达了深刻的思想。 认识到事物的复杂性、多样性之后,作者又谈了什么问题?引申出了什么道理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7-12?段,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谈到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正确地认识事物 明确道理:认识事物应掌握其的一般性之后,更要掌握其的特殊性。 拓展延伸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试验者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试验者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 第一印象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 用课文里面的话说说“第一印象效应”存在哪些弊端。 自由讨论 自己在生活中是否也存在这种认识偏差的事例呢?与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作业 完成《金版学案》第72页的基础训练1~5题。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复杂性、多样性,总是贯穿于一切事物之间的。我们要学会多方位去思考问题,并多去实践,才能最终叩开成功的大门。 * 菱角的喜剧 (秦牧) (línɡ) (lǒu) (huánɡ) (hān) (xī) (shuāi) 成语积累: 抛砖引玉: 固步自封: 比喻自己先发表粗浅的意见或文章,以引出别 人的高见或佳作。往往用于自谦。 比喻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秦牧(1919-1992) 原名林觉夫,广东澄海人。 我国著名文学大师,散文家,作品集有《秦牧散文选》,散文集《花城》、《长河浪花集》等,中篇小说《黄金海岸》,文艺理论集《艺海拾贝》,童话《巨手》等 他和刘白羽、杨朔并称为建国以来的“散文三大家”。 作者简介 整体感知 精读探究 整体感知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