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阴性菌感染治疗策略.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MIC小于等于8的大约50% 小于等于32的大约85% * 从这张图可以看到,尽管亚胺培南和美平的药代动力学基本相似,但美平在在Time above MIC上更有优势 F. D. Wang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23 (2004) 590–595 舒巴坦联合制剂对革兰阴性杆菌活性研究 第九十五页,共99页。 2009年14家医院12823株非发酵菌耐药率(%) 抗菌药物 耐药 敏感 头孢哌酮/舒巴坦 20.5 58.3 美罗培南 41.3 56.0 阿米卡星 36.3 59.8 头孢他啶 36.4 57.6 头孢吡肟 37.6 54.5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39.0 55.9 亚胺培南 44.4 52.9 厄他培南 54.9 24.7 环丙沙星 40.0 53.0 汪复等,CHINET,2009 第九十六页,共99页。 2009年14家医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伯克霍尔德菌属的耐药率(%) 抗菌药物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656株) 抗菌药物 伯克霍尔德菌属(304株) 耐药 敏感 耐药 敏感 头孢哌酮/舒巴坦 15.1 62.2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13.9 77.6 左氧氟沙星 12.4 83.1 头孢他啶 11.1 86.5 复方磺胺甲噁唑 13.2 83.0 美罗培南 12.3 84.8 米诺环素 1.8 83.5 复方磺胺甲噁唑 16.8 74.5 米诺环素 11.6 78.3 第九十七页,共99页。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暴露后抗菌药物选择 最可能的病原菌什么? 耐药性的评估:是否为耐药菌? 病情的评估:是否重症感染? 合理给药方案:PK/PD参数优化 第九十八页,共99页。 总 结 复合制剂:母体和酶抑制剂均需一定的量,舒普深(2:1剂型更符合PK/PD要求) 社区获得性感染:评估ESBLs可能性,覆盖ESBLs舒普深给药常规剂量3g,Q8H 医院获得性感染:非发酵菌可能性明显增加,需评估肠杆菌还是非发酵菌可能性大,如非发酵菌可能性大,首选可以是头孢哌酮/舒巴坦 使用碳青霉烯类后:非发酵菌明显增加,尤其是碳青霉烯类耐药非发酵菌明显增加,继续治疗抗生素可替换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剂量可能需要3g,Q6H 第九十九页,共99页。 * * We confirmed blaOXA-23 with ISAbaI upstream as a promoter to enhance the expression of OXA-23 was the most popular carbapenemase genotypes in China. * 上海市细菌耐药性监测协作组. 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2;2(1):1-9 朱德妹等. 2002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4;22(3):154-159 朱德妹等. 2003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5;5(1):4-12 朱德妹等. 2004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5;5(4):195-200 朱德妹等. 2005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6;6(6):371-376 朱德妹等. 2006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7;7(6):393-399 朱德妹等. 2007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8(6):401-410 朱德妹等. 2008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9;9(6):401-411 朱德妹等. 2009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0;10(6):403-413 * 该研究分析了美国National Nosocomial Infections Surveillance (NNIS) system1986-2003年的ICU院内革兰阴性感染变化情况.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获得性肺炎中的比例由1986年的4%上升至2003年的7%,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同时伴随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提高. * 应用PK/PD理论,优化临床抗菌治疗。舒普深属于时间依赖性抗生素,TMIC为重要的PK/PD参数,给药期间24小时内血药浓度超过致病菌MIC时间的百分比(%TMIC)的40-50%时,则预期可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样的给药间隔下,舒普深1.5g可使用更高的剂量,因而可达到更好的PK/PD指标。 在MIC=32的中介值时,舒普深1.5g的TMIC值明显高于1.0g,预期能更有效的控制感染 舒普深两种剂型常规剂量的TMIC比较显示,给药方式优先度为 1.5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