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珊迪》教学设计之三.doc

发布:2017-01-12约2.59万字共5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珊迪》教学设计之三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对珊迪的同情,教育学生做个诚实守信的孩子。 2、默读课文,以地点变换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发生——发现,请求——乞求”两组词,能用“猜想、断定、诚恳”造句。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对小珊迪神情和言行的描写是为了表现小珊迪关心他人、诚实守信的好品质。 2.通读课文,找出事情发生发展的不同地点,给本篇课文分段,从而懂得记事文章分段的不同方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师范读引入课题。 (一)师有感情地范读全文。  1.这个故事主要写了谁?  2.他起先干什么到后来又怎么样了?  3.体会老师是用怎样的语调读完全文的?  (老师用悲伤、低沉的语调读了一个名叫小珊迪的孩子被迫卖火柴为生,又不幸被马车撞倒,最后悲惨死去的事) (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悲惨的故事,板书:15.小珊迪 二、激发感情。 (-)请同学自由轻声读全文。  1.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读了这个故事,小珊迪留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3.由此你对小珊迪产生了怎样的感情?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珊迪贫苦的样子,小珊迪为了不受饿,乞求“我”买他的火柴,对弟弟今后生活的关心,生命垂危时不忘还钱给我,对小珊迪产生了同情、可怜、佩服……) (二)请同学默读全文。  把这篇文章分为三段,说说分段依据。  1.按地点变化(旅馆门前——旅馆里——珊迪家)  2.事情发展顺序   分三段(一)(l-8)(二)(9-11)(三)(12-14) (三)学习生字新词。  纠jiu 纠缠小珊迪和我纠缠什么?要我买火柴。  盒:he 是量词合+皿与盘、盆字形上的区别。  乞:qi 乞求“乞”不要写成“气”  猜:cai 平舌音  轧:ya 轧死    ya 轧钢 (四)检查自学情况。 (五)个别、分组、集体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一)听第一段录音,找出小珊迪几次请求我买火柴,又分别是怎么说的?    请——请求——(想了一会儿)——乞求 (二)师生共读,师读同事或“我”的话,生读小珊迪,体会哪句句子感情最强烈,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第七节中的话感情最强烈。    从“乞求”一词看出来。    区分:    请求:提出要求,希望得到满足。    乞求:请求给予。    读第3、7节,要分别说出感情。 (三)齐读对话部分,从中仍可以体会小珊迪当时的处境吗?    饥饿极了,为了得到微薄的收入不惜降价立刻卖掉火柴,他实在是太饿了,他需要钱买食物吃。 (四)小珊迪不仅饥饿,而且很寒冷,从哪句话看出来。    小珊迪的外貌(穿着、脸、脚)    在这么一个严寒的日子里,小珊迪又冷又饿乞求过路人买他的火柴,最终他的火柴有人买了吗? (五)齐读第8节,思考:  1.小珊迪换零钱,过了很久还没回来,我开始怎么想?后来又怎么想?   “我”开始想可能受骗上当,后来又认为小珊迪不是那种人。   区分:   猜想:猜测(可能)   断定:下结论(肯定)  2.再默读,“猜想与断定”两个词语可以交换顺序吗?我后来为什么肯定小珊迪不是那种人呢?   顺序不可交换   因在后来我想到……所以我断定……   出示句子:   诚恳:真诚而且,恳切。   信任:相信而敢于托付。 (六)有感情地齐读第一段,思考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饥寒交迫的小珊迪乞求“我”买他的火柴,“我”花一先令买了两盒火柴,可是卖火柴的小珊迪没有把零花钱送回来。   那么到底是作者的猜想对,还是作者的断定对呢?下一节课再学习! 三、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并家默;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小珊迪的处境?  寒冷 饥饿 2.经他再三请求,我才用一先令买了两盒火柴,可小珊迪为什么不把零钱送来呢?我猜想可能上当。但我后来断定他不是那种人,到底是猜想对呢,还是断定对呢? 二、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