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21版: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步步高)x-第10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二部分 自然地理-课件.pptx
第12讲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考纲呈现;1.综合思维:以某地地形地貌形成的过程、变化、影响为主线,考查地质
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区域认知:结合具体的区域考查区域所处板块位置、自然环境特征对地
表形态形成和变化的影响。;思维导图;;;1.能量来源
地球内部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1)地壳运动——塑造的主要内力作用;对地形的
影响;(2)其他内力作用;3.结果:使地表变得。
4.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
(1)板块的划分
全球共分为六大板块,如下图。;(2)板块的分类
大陆板块:亚欧板块、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大洋板块:板块、印度洋板块。
(3)板块的特点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边界比较活跃。;(4)板块运动与地貌;边界类型;主要板块边界及地貌;地中海—
喜马拉雅
地震带;(2017·4月浙江选考)下图是“某地质学家绘制的板块碰撞及其影响示意图”。与图中板块A、B对应恰当的是;(1)审题:你从上述材料中解读到哪些地理信息?依据是什么?
答案上图示意陆地板块之间的碰撞现象,且有大小之分,小板块在与大板块碰撞后,前端向下俯冲,后端随之隆起,大板块则呈现出一系列的隆起。
(2)破题:你在回答上述问题时调用了哪些地理知识?
答案六大板块及板块学说,板块边界类型,运用板块学说解释山地的成因。
(3)解题:解答上题从哪些方面分析?
答案青藏高原及其北侧系列高大山脉形成过程与模拟图相似。;考向一结合湖泊等地理事物的形成和变化考查内力作用的结果
(2018·全国文综Ⅲ)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
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1~2题。;解析读图可知,贝加尔湖比较狭长,而且与东部山地落差较大,结合题干信息“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可推断贝加尔湖是构造湖,是地壳断裂下陷集水形成的。故选A。;2.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A.湖区降水量加大
B.入湖径流增多
C.湖盆在加深
D.入湖???沙增多;解析由材料可知,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该地区地壳还在不断下沉,湖盆加深。C正确。;;;;地质
构造;2.断块山
(1)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和,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并沿发生明显的位移。;(2)断层的位移类型和地貌;3.火山;地理实践力;(2)利用地质构造找矿——向斜槽部探矿、背斜处找油(煤、石油、天然气均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岩中形成);(3)利用地质构造确定工程建设——避开断层带、在背斜处建隧道;(北京文综)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平顶海山;(1)审题:你从上述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到哪些地理信息?
答案图名及主题: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
阶段一,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火山,露出海面;
阶段二,火山顶被外力削低,整座火山随底部岩层向海洋方向移动;
阶段三,火山继续移动,顶部被夷平,并没入海面以下,成为平顶海山。;(2)破题:解答上题,你调用了哪些地理知识?
答案岩浆岩及火山的形成原理;地球的圈层结构;板块构造理论;外力作用;海底地形特征。
(3)解题:解答上题如何辨别选项?
答案平顶海山为火山,A项错误;
由岩浆岩构成,B项错误;
顶部平顶形态由海浪侵蚀造成,C项错误;
随着板块向海洋方向移动,平顶海山没入水下,D项正确。;考向一结合地质地貌景观图或剖面图考查地质构造的判断
(2017·天津文综)读右图,回答第1题。;(2018·江苏地理)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读图,回答2~3题。;2.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解析首先,确定甲、乙一线的海拔变化,根据等高线的变化可知,由甲到乙,海拔先升高,再下降,排除C、D项。
其次,判断地质构造,甲、乙沿线地层变化为C—P—C,新老变化为老—新—老,即岩层中间新、两侧老,为向斜构造,岩层向下弯曲。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3.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A.志留系
B.石炭系
C.二叠系
D.第四系;考向二结合地质地貌剖面图分析地质构造和地貌的成因
(浙江文综)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第4题。;解析甲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应为向斜,A选项错误;
向斜槽部受挤压比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