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5《大禹治水》第二课时备课.doc

发布:2019-07-01约1.12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 背诵课文,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用下列偏旁组字,再组词。 衤( ) ( ) 氵( ) ( )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治水前是什么样的情景?那么大禹是怎样治水的呢? 二、阅读感悟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⑴大禹是怎么想的? 出示: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禹下的决心大吗?谁能读好这句话? ⑵大禹又是怎样做的呢?拿笔画一画,再说一说。 ⑶观看课文前两幅插图,你看到大禹在干什么? 出示: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查看水流和地形。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读读这两句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交流,教师相机点拨:通过“千辛万苦”、“千山万水”体会大禹付出的艰苦劳动,从“九条大河”、“九座大山”等词体会治理洪水工程的浩大。 ⑷学到这儿,你觉得大禹是一个 的英雄。 ⑸指导朗读。 2.禹在外治水整整13年。其间,还传颂着一件更加感人的故事,你想听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用笔画出表示数字的词。 ⑴交流,相机出示: 禹在外治水( )年,曾经( )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 )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 )多岁了,还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⑵指名读。 ⑶(观看课文第三幅插图)大禹不想家吗?不想自己的孩子吗?那他为什么13年来不回一次家,甚至三过家门而不入呢?禹的儿子会怎样问自己的娘呢?先想像再分角色表演。 ⑷是的,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家,也没有哪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大禹为了千万的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他舍小家而顾大家。你觉得他又是一个 的英雄。 ⑸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感人的故事吧! 3. 就这样,洪水被制服了,想象一下,假如你就是当时的老百姓看到这一结果会怎样?想对大禹说点什么? ⑴学生交流。 ⑵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4. 文章学到这里,你明白为什么课题中称他为“大禹”,为什么结尾还称他为伟大的英雄吗?(因为禹不但吃尽了千辛万苦,而且富有智慧,还无私私奉献,所以人们尊敬地称他为“大禹”,称他为伟大的英雄。) 三、背诵课文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伟大的英雄吧!指导学生按照“治水前——治水中——治水后”的顺序来背诵课文。 四、扩展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像大禹治水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像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下课找一找有关的资料读一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