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doc

发布:2017-06-08约2.24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川大附小江安河分校2014——2015学年度(下)教学设计比赛作品 第( 6 )册第(十 )单元 备课人 曾清花 课题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大禹治水》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的第一课。主要讲的是古时候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晓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体会大禹治水意志之顽强;感悟理解为百姓造福献身的精神。本课共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洪水泛滥的景象,点明大禹治水的原因。第2自然段鲧誓死治水,临终前嘱咐大禹治理洪水。第3自然段讲大禹治水的经过。第4自然段讲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第5自然段讲大禹治水的结果。 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个故事很多同学通过课外书或是电视都已经读过、看过,对于课文中体现大禹无私奉献、一心为百姓造福孩子们也比较好理解。我们班的学生双基比较好,而阅读和理解相对比较弱势。针对这一情况,我把教学重难点放在理清文章脉络、通过抓关键词来表现大禹的精神。 四问追击:培养什么能力;掌握什么知识;学用什么方法;收获什么体悟。 教学目标(可观察,可测评,可操作): 课标依据: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2、指导学生用普通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一两句话概括故事大意。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通过抓数量词和关键词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禹的内心世界。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普通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一两句话概括故事大意。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2、通过抓数量词和关键词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禹的内心世界。 教学准备:PPT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激趣导入(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学习课文(读书入境,深入体会) 入情入境,感悟道理 总结全文(回顾所学) 五、拓展、积累经典(诵读“奉献”相关经典,传承发扬传统文化)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一位伟大的英雄,他叫什么名字呢?让我们一起喊出来吧。(板书:大禹) 2、这位英雄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是什么呢?(板书:治水) 我听见有的孩子说,洪水年年有,治理完了洪水,也没见人人都成了英雄呢。是呀,老师也非常好奇,那到底是怎么样的一场洪水呢?你们想知道么?好,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隧道,一起回到四千多年前去看看吧。(PPT播放洪水视频) 从刚才的视频中,你们看到洪水是怎么样的?透过它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听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 课文中是怎么写的?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 (交流)出示句子:很久很久以前,洪水淹没了村庄和田野,房屋倒塌了,牲畜冲走了,庄家也被冲毁了,人们只好四处逃荒。 看到这滔滔的洪水冲跨了房屋,淹没了庄稼,老百姓无家可归,你的心情怎样?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洪水的凶猛以及老百姓生活的不幸吗?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过渡:刚才孩子说了,洪水年年都有,老百姓年复一年就这样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日子,如果是你,你当时会想些什么呢? 2、他们的愿望实现了,终于有人愿意挺身而出来治理洪水了,请大家默读第二自然段,想想鲧是怎么治理洪水的?成果又怎么样?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父亲治水的失败,大禹是不是也用同样的方法来治理的呢?请一大组读第三自然段 2、PPT出示图片 开凿龙门,挖通了九条河,垒起堤坝… 3、学到这里,觉得大禹怎么样?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这一小节。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过渡:治水的艰辛不言而喻,除了这些,课文第四自然段还告诉了我们什么?请男生读,其它同学思考,这段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大禹治水的艰辛 2、PPT出示口头填空:为了治水,大禹三十岁( )结婚,在家( )住了四天,( )告别了妻子。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 )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3、体会“才”“仅仅”“就”“却”表达的语气并指导有感情朗读。 1、过渡:就这样,大禹为了治理洪水走遍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把洪水给治服了,想象一下那又是怎么样情景呢?让我们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