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教案3.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禹治水》教案3
部编版二上《大禹治水》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洪水、挡水、疏导、安居乐业”等词语的意 思。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禹和稣治水的方法以及结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课文识字、写字。
难点:在朗读中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 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课本上的插图。插图描绘的是什么场景?找出图片中的主人公一一禹。(板 书课题)
课题中的“水”指的是什么水?
“洪水”,你了解吗?指导认识、书写“洪”:观察字形,组词,形声字。
“洪水”是怎样的呢?它的危害性有多大?播放课件图片。
【设计意图】以课本上的插图导入,紧扣课文,还能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同时,课件 的播放,变抽象为形象、直观,让学生对“洪水”有初步的感知。课题中的生词采用观察字 形结构等方式及时指导认识和书写。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范读课文,生思考:大禹是怎么治水的?治水的结果如何?
出示生词,识记生字
洪水毒蛇猛兽伤害灾难仍然被
消退继续认为教训恢复生产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指导读好前鼻音“难、认、产”,后鼻音“洪”,并用生字口头组 词。
“被”:“披”、“坡的偏旁换成”就是“被”。
“灾”:家里失火了就是“灾气
【设计意图】利用己有的知识,采用多种方法,如换偏旁、解释字义、看结构等集中识 字。
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画语句。
请生读(“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 去。”)
【设计意图】范读课文,指导学生自读。师范读时提出要求,让学生在听老师读的时候 有事可做,边听边思考。生自读课文,反复读,每一次读都有新的任务要完成。
“大禹治水”的办法叫什么?(“疏导”)
猜一猜:“疏”是什么意思?再读一读大禹是怎么治水的句子。
禹为什么能想到用“疏导”的办法治水?(“吸取了藤治水失败的教训”)
追问:失败的是教训,成功的应该是什么呢?(经验)
找一找文中稣是什么治水的?(“筑坝挡水”)
解释“筑坝”;请生猜一猜“挡”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随文识字。课堂上始终紧扣教学目标、落实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用联系上 下文的办法理解词语。
小结:稣采用筑坝挡水的办法治水失败,禹吸取他的父亲失败的教训,采用了疏导的办 法治水。
禹治水的结果如何?课文第4段中哪个词语最能体现?(“安居乐业”)
联系上下文理解“安居乐业”的意思。
指导认识、书写“业气“产”:观察字形
三、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指导学生再次认读。
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
洪:左窄右宽,第二笔点在横中线上,第五笔竖在竖中线上。
难:左窄右宽。“又”捺变点,“隹”中的”直而长,四横等距,末横稍长。
认:左右高低相等,左窄右宽,提和撇要注意穿插,捺要舒展。
业:独体字。先中间后两边,左低右高对称写。
产:独体字。“立”加一撇,末笔撇要舒展。
教师范写生字,指导学生描红、临写。
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的书写成果,组织交流反馈。
【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筑坝挡水疏导 洪
安居乐业
产难认
【反思】
从思维的角度来说,本节课从两个方面践行了指向思维阅读的理念。第一,在低年段的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插图,有效利用这些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教学事半功倍。 学生的思维离不开事物的具体形象,需要借助具体事物的表象来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来说, 认识插图的过程也是他们整体感知课文的过程,同时说说插图中的事物,也有利于培养学生 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第二,课堂上讲求思维的突破和思维的完整性。例如,当教师提问:禹为什么能想到用 “疏导”的办法治水?学生回答:“吸取了藤治水失败的教训”。其实教学本可以到此为止, 但教师又及时追问了这样一个小问题:失败的是教训,成功的应该是什么呢?(经验)成功 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一次追问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的提问,引 导学生从课本中找关键信息,知道了禹和稣分别采用的治水的方法以及结果,让整个课堂具 有连贯性。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理解文本(如词语“疏导、筑坝挡水、安居乐业“等)和课 文所要颂扬的大禹精神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师通过范读、自读、指名读、齐读等多 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在教学中渗透利用上下文理解词语 的方法。课堂上,教师采用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两种方法,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从字音、字形、字义上认识生字,强化对字的运用。如“灾”从字的结构上入手,再结合每 个部件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意义,从而帮助认识这个汉字。在书写环节,强调按照笔顺书写正 确,并且指导观察字的结构,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指导如何写得更美观。有些生字,如“难” 在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