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大禹治水》第一课时备课.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5、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读准2个多音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媒体:
教师准备:录像,生字卡、投影。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大禹的资料,阅读一些古代传说。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感知课文大概内容。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读顺课文。
教学过程:
一、观看动画,引入课题
1. 播放有关大禹治水的动画片: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大禹治水的动画片,想看吗?(生看录像)你有什么感受?
2. 出示大禹人物头像,板题,认读禹、治,学写“治”。
简介大禹:四千多年前,我国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3.说说对题目的理解和疑问。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课文。
2. 学生自由练读,认准字音,读通句子。
3. 检查自读情况。
⑴读准字音
冲倒 决心 带领 制服 洪水 无家可归
治理 安定 伟大 地形 百姓 千辛万苦
应该提醒注意的字音。
“形、姓”都是后鼻音;
“治、制”都是翘舌音,且声母、韵母、声调都相同;
“没、倒”是多音字,在文中读“mò、dǎo”
⑵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指导读好长句。
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想一想,这一课主要写谁?写了什么事?
(讲的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制服了洪水的故事。)
⑷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再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治水”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先写治水前,再写治水中,最后写治水后。)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习第1自然段——了解治水前的情景。
过渡:是啊,那洪水究竟有多大?老百姓到底有多苦呢?
2. 让我们来看看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吧!(放录像)
3. 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刚才,大家从画面上看到的洪水怎么样?洪水来势是多么凶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 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画出关键词说说。
5. 看到这滔滔的洪水冲垮了房屋,淹没了庄稼,老百姓无家可归,你的心情怎样?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洪水的凶猛以及老百姓生活的不幸吗?
⑴指名读,评价。(你能把洪水读得再猛烈些吗?通过你的读书声,我仿佛看到了滔滔的洪水……)
⑵让我们满怀同情一起读好这一段。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认识新偏旁:衤(衣字旁),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2.你认为本课生字中,哪些字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3.你认为哪些字难写,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教师相机板书。提醒学生:本课要求书写的生字中左右结构的字较多,如“伟、理、姓、洪、被”等,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而“制”要注意左宽右窄,“形”则左右大体相当。)
4.学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导。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