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单元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
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单元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3-2024学年高中一年级(2)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15日
4.教学时数:2课时
本单元主要围绕中国古代的货币与赋税制度展开,通过学习货币的起源、演变以及赋税制度的形成、发展,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经济制度的特点及其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教学内容与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教材紧密相关,旨在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包括:
1.增强时空观念,通过分析货币与赋税制度的发展脉络,理解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2.培养史料实证能力,学会运用教材中的史料和课外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和推理判断。
3.提升历史解释能力,能够对货币与赋税制度的演变进行合理解读,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4.培养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关注古代经济制度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激发对国家发展的责任感。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中国古代的基本历史脉络,了解了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对古代的经济生活有初步的认识。
2.学生对历史学科有较高的兴趣,乐于探索历史背后的故事和规律。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能够通过阅读史料来获取信息,但分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高。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喜欢独立思考,有的偏好小组讨论。
3.学生在学习本单元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对货币和赋税制度的复杂演变过程理解不深,难以把握其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对古代经济制度的史料解读能力有限,可能难以准确提取和分析信息;对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的理解可能存在障碍,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生动的讲解来辅助理解。
四、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室、投影仪、电脑
2.课程平台:校园教学管理系统
3.信息化资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教材电子版、历史文献资料电子文档
4.教学手段:PPT演示、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案例分析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那么你们知道在古代,国家的经济命脉和财富积累是如何实现的吗?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自主学习
1.首先,请大家打开教材,翻到第X页,阅读“货币的起源与发展”部分。在阅读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
a.货币是如何产生的?
b.货币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c.我国古代货币的特点是什么?
2.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我们可以一起讨论。
三、课堂探究
1.现在我们来探讨货币制度对古代经济的影响。请大家观察教材中的插图,分析以下问题:
a.不同时期的货币形态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b.货币制度的变迁如何反映古代社会经济的变革?
2.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择一个时期,分析该时期的货币制度对经济的影响,并准备进行汇报。
四、课堂讲解
1.接下来,我们进入赋税制度的探究。请大家认真听讲,我将为大家讲解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
2.从夏商西周的“井田制”开始,我国赋税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我将重点讲解以下几种制度:
a.初税亩制度:这是我国古代农业税制的起点,请大家了解它的特点和影响。
b.均田制:这是我国古代土地制度的重要变革,请大家关注它的实施背景和作用。
c.两税法:这是我国古代税收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请大家掌握它的实施原则和效果。
3.在讲解过程中,我会穿插一些实例和故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赋税制度的发展。
五、案例分析
1.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案例分析。请大家阅读教材中的案例:“唐朝的赋税制度改革”。
2.请同学们分析以下问题:
a.唐朝赋税制度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b.改革的措施有哪些?
c.改革对唐朝经济的影响是什么?
3.我们将邀请几名同学来分享自己的分析成果,并进行讨论。
六、课堂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货币和赋税制度在古代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2.我们知道了货币制度的演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赋税制度对国家财政收入和社会稳定的影响。
3.同时,我们学会了如何分析历史事件,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七、课后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总结货币和赋税制度的发展脉络,以时间为轴,绘制一张图表。
2.下一节课,我们将进行课堂讨论,请大家准备好自己的图表,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八、课后延伸
1.鼓励同学们在课后进一步了解货币和赋税制度的发展,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2.如果有机会,可以参观博物馆,了解古代货币的实物,增强对货币制度的直观认识。
3.我们将在下一节课进行课后延伸的分享,期待大家的精彩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