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第8单元课文620咕咚教案新人教版.doc
PAGE
PAGE9
20.咕咚
课题
咕咚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咕咚》是一篇趣味性很强的民间故事。讲的是树上一个木瓜熟了,掉进湖里,发出了“咕咚”的声音。兔子听了之后吓得边跑边叫,很多动物也跟着跑起来,最终野牛挡住了大伙儿,问明白状况,大家一起来到湖边,看到了真相,原来“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动物们都哈哈地笑了。这个故事告知学生,凡事得讲依据,眼见为实,不能道听途说,盲目地下结论。所以教学本课,应依据“读文——识字——学文——述说故事”的思路进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学前打算
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老师)
课时支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了解课文内容。
学前打算
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老师)
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图画导入。(用时:5分钟)
1.设疑: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吗?
2.老师导言:东西掉进水里会发出咕咚的响声,可就是这个响声却把兔子、狐狸、猴子、小鹿吓得撒腿就跑,这是怎么回事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咕咚》。师板书课题并教读:咕咚
3.认读生字“咕、咚”,师相机讲解:这两个字可以组成“咕咚”一词,像这样表示声音的词叫象声词。
1.生边听老师导言边思索。
2.齐读课题,认读生字“咕、咚”。并举例像这样表示声音的象声词。
1.认读生字。
dōnggū
咚咕
2.我会说象声词。
例:咕咚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用时:15分钟)
1.引导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不会读的想方法解决。
(2)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序号。
2.组织同桌互读,相互帮助。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评价。
4.组织采纳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5.检查生字学习状况。
1.自由读课文,完成初读要求。
2.同桌互读课文。
3.分自然段读课文。
4.采纳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5.全班汇报生字学习状况。
(1)说一说用哪种方法,识记了哪些生字,哪些生字可以用同一种识记方法。
(2)主动参加课堂识字活动,巩固识记。
3.给下列生字注音。
()()()
熟鹿命
()()()
野拦领
4.我会组词。
掉:
吓:
跟:
羊: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用时:10分钟)
1.引导齐读课文,启发思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组织同桌相互说一说。
3.组织全班沟通。
1.齐读课文,回答问题。
2.小组内沟通。
3.全班沟通。
5.看课文插图,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指导写字。(用时:10分钟)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视察: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写的时候应当留意什么?
2.老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4.组织全班展示。
1.细致视察要求会写的生字,沟通书写要留意的问题。
2.细致视察老师范写,跟着书写。
3.描红、临写。
4.全班展示。
6.我会写。
家象都
7.写笔顺。
家:
象:
教学反思
爱好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依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形象好玩、富有悬念性的东西最能吸引其留意力。于是,在这节课前,我采纳了实物做了一个试验,把木瓜从高空扔进水桶里,发出咕咚的声音,引导学生思索:这是什么声音?你想知道吗?接着板书:咕咚。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样,学生的学习爱好提高了,主动性也调动起来了。
其次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知道“凡事得讲依据,眼见为实,不能道听途说,盲目地下结论”的道理。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凡事得讲依据,眼见为实,不能道听途说,盲目地下结论”的道理。
学前打算
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老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导入。(用时:5分钟)
1.认读生字,组织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2.指导读好这些词语或短语:咕咚